第三章 有朋自远方来(3)(第 3/4 页)
闫思弦抢先坐在了椅子上,吴端便挨着楚梅坐在了床沿上。
落座后,一直沉默的闫思弦开口问了第一个问题。
他用尽量舒缓轻柔的语气道:“想过回归社会吗?——我不是说你这样不好啊,你要是喜欢当然也没有问题,不过就是……不太容易交到朋友。”
楚梅歪着头想了想,“为什么交朋友呢?”
这还真是个哲学问题,闫思弦看了吴端一眼,那意思还是你问吧。
吴端指着闫思弦道:“你还记得他吗?”
其实楚梅的目光一直在吴端脸上,即便闫思弦刚刚开口说话,也并未受到眷顾。吴端问了,楚梅才看向闫思弦。
一看向闫思弦,她便有点怯怯的——就是那种面对陌生人时的胆怯,身子还向吴端那边挪了挪。
吴端便柔声安慰道:“他是和我一起去亚圣书院救你的人啊。”
楚梅的病似乎真的好了很多,吴端一开始还担心,听到亚圣书院几个字,她会不会有什么过激反应。
并没有。
楚梅只是在思索有没有见过闫思弦。
最终,她摇了摇头。
这也正常,毕竟闫思弦只是在亚圣书院与楚梅有个一面之缘,而那时候楚梅疯得相当严重。
吴端又道:“那张雅兰你还记得吧?——你好好想想,她也在亚圣书院,和你一块吃过苦,好多人都说你们俩关系最好。”
楚梅还是一副迷茫的样子。
吴端只好又道:“你在四医院的时候,有病友看见过张亚来去看望你。”
这回,似乎是为了让吴端满意,楚梅便改口道:“那……好像有吧?……我……我真的记不清了。
他们跟我说……那段经历不好,忘了对我有好处……”
这一点闫思弦是懂的,为了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时候会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措施,比如在药物控制得当的情况下,逐渐影响患者的记忆力,使得患者忘记或者尽量模糊受伤的情景。
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记性太好,总记着那些令他们痛苦的事儿。这种忘却治疗法,倒是能从根源上解决一些问题。
当然,如此操作也有一些副作用,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虽然能够淡化痛苦,减轻躁狂、抑郁现象,记忆力也会大幅度衰退,轻则像是老年痴呆,重则呆呆傻傻浑浑噩噩,行为能力大幅度减弱。
像楚梅这样,算是副作用控制得相对比较好的。
两人一时无从判断楚梅是否撒谎了,正想再问点什么,楚梅的母亲回来了。
7年前她便已经受了太大打击,人一下子衰老下来,反倒这几年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让她没有太大变化。
她一眼便认出了吴端,瞬间脸上满是久别重逢的欣喜。
“好久不见了。”
吴端也回应道:“好久不见。”
女人又招呼两人重新坐下,并从床头柜里拿出一次性杯子来,招呼两人喝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