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康熙挥军追击葛尔丹(第 2/3 页)
“解决草原争端是理藩院的事,臣愿往。”阿喇尼作为文官却铁骨铮铮,康熙用赞赏的目光看着阿喇尼,点了点头。
康熙即命阿喇尼为钦差大臣,处理北部草原问题。康熙愁绪绵绵的葛尔丹问题,终被胆大心细的阿喇尼所破解。
阿喇尼到了草原,以朝廷钦差大臣身份着急冲突各方:即喀尔喀各部和葛尔丹举行会盟。阿喇尼很高兴,刚要给朝廷奏报这一喜事,和平局面很快又被葛尔丹的图谋打乱了!
葛尔丹已经举兵攻击喀尔喀各部。草原上一时烽烟四起,刀光剑影,血流成河,草原各部的混战全面爆发了!
钦差阿喇尼没办法了,他制止不了葛尔丹分两路进攻的三万人马,也制止不了草原上的血腥杀戮。阿喇尼望着死尸成堆的草原,给康熙写着充满了悲怆的奏折:草原上的争端非我辈所能解决了的,朝廷只有发兵,制住葛尔丹,草原也许能得到安宁。
但是,康熙认为葛尔丹正在锋芒毕露,此时朝廷派兵,只能引起更大的一场战斗,再说眼科撒战役还没有结束,还是以安抚为主要手段。他命令阿喇尼以朝廷钦差的令葛尔丹回到原来他的边界以内。
阿喇尼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来到葛尔丹的军营中。傲慢的葛尔丹看了一眼阿喇尼,问道:“你来有何贵干?”傲慢至极的葛尔丹连坐都没让坐。
阿喇尼虽说是个文人,但是胆子很大,他大胆地向葛尔丹宣布:“皇上下了谕令,命你
部西归原草场,退还所占喀尔喀各部草原。”
听了阿喇尼宣布的皇帝谕令,葛尔丹一撇嘴,竟然笑了:“一个孩子的话怎么能当谕令呢?回去告诉康熙,他的谕令我知道了。”往下他也没有什么动作。看来他是一心想与朝廷做对了。
阿喇尼想得很对,葛尔丹学成吉思汗,妄想同意草原,统一整个蒙古。
后来阿喇尼了解到,葛尔丹多次与沙俄协商,妄图借沙俄的力量南攻大清!葛尔丹的军队已经深入漠南蒙古的中部掠夺财物,霸占土地。这一情况非同小可。阿喇尼感到事态严重,赶紧回到京城,面陈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认为,必须稳住沙俄,不能让葛尔丹与沙俄联手。如果沙俄也参与草原的争端,那么草原之争就升级,变成国际争端,那么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办。
这时候雅克萨战役已经结束,朝廷与沙俄政府正在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康熙决定继续与沙俄谈判,割让大片土地给沙俄,以换取沙俄的中立。沙俄也表示不愿参与葛尔丹的军事行动。
康熙认为征讨葛尔丹的时机已到,于是决定起兵征讨葛尔丹,扼住他的势头,以根绝后患。
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出班奏道:“皇上,上次臣没能完成使命,致使朝廷威名扫地,臣愿带兵前往,攻打葛尔丹!”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