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收复澎湖(第 2/3 页)
“此去福建任职,你的主要任务是收复台湾,你知道吗?”
“臣明白。”
“但是,你知道台湾的兵力部署吗?要知道,朝廷的水师力量是很不够的。”
“臣很惭愧,对于台湾的兵力部署还不知道。”
“收取台湾,必须把台湾的兵力部署弄明白。”
“这个很难,但是臣尽力而为,请皇上放心。”
“能不能想法调动台湾的防卫力量呢?”
施琅就任福建水师提督后,心里一直回响着康熙皇帝的声音。施琅一直在琢磨康熙皇帝的话。经过多日的思考,施琅想出了一个调动台湾防守力量的好办法。
施琅装作台湾的秘密联络员给他去信,让信件故意落在台湾人手里,信中说:澎湖没有防备,可速派人前来,唾手可得。如果攻占澎湖,台湾就空虚了,就很容易进攻了。
施琅的“指点”一下点亮了台湾方面的启迪。是啊,澎湖确实是台湾的重要门户,如果澎湖丢失,台湾不就不保了吗?
于是,台湾的郑氏集团就着手派兵加强澎湖的防守,并且郑克爽命台湾最有军事头脑的刘国轩担任澎湖总督,带领两万兵力,战船两百余艘去防守澎湖。
这就相当于台湾的兵力部署是按照施琅的意思展开的。从这里看出,施琅不仅擅长水战,而且工于心计,也谙于兵法。施琅真是康熙皇帝得力的干将。
这样,台湾的兵力部署施琅已经知晓,相当于全台湾兵力的三分之二,攻取台湾的重点是攻取澎湖。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经过一阵激烈战斗,施琅的船队占领了花屿、猫屿、草屿等防卫力量薄弱的岛屿,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施琅想一鼓作气,再拿下刘国轩盘踞的澎湖。
施琅站在指挥舰上看去,澎湖的防守很严密,沿岸筑起短墙,船舰很难靠近。
但是一心收取台湾的施琅不怕,下令船舰进攻。船舰刚要靠近岸边,岛上的大炮就震天动地响起来。海面上炮火连天,浓烟滚滚,战斗一时很激烈。
施琅站在指挥舰上,面对强烈的炮火,沉着地指挥。他挥着小旗指挥舰队摆开阵势,向岛上还击。另外,施琅还派遣一名游击蓝理用小船向岛上进攻,引来敌船蜂拥而至。
一时,施琅面临很严重的环境:有岛上敌人的射击,海面上敌船的堵截和射击。但是施琅全然不顾,命自己的指挥舰冲在最前面,冲入敌船中间。
此刻,施琅的舰队与敌船接上了火,战斗更为激烈,海面上海浪声与爆炸声、战鼓声混在一起,双方都有几只舰船被打中,燃着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