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康熙登上皇帝宝座(第 2/3 页)
体恤百姓的朝廷,算什么朝廷!康熙虽然是只有十岁的孩童,但是已经有了自己正确的主张
了。这个鳌拜也太过分了。
康熙心里有气,晚上到去孝庄文太皇太后那里,年老的老太皇太后问了一下白天朝上的
事情,康熙简单地说了一下白天的事情,并发泄自己的不满:“这个鳌拜,也太过分了。”
孝庄文太皇太后叹了口气,抓住康熙的手,意味深长地说:“玄烨呀,你是个明白事理
的人,这个鳌拜咱们惹不得呀。现在皇室就我们老少两人,你还小,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他们,
忍着点吧,等你亲政好了。”
接着,孝庄文太皇太后给康熙讲了鳌拜这样狂妄的由来。原来这个鳌拜在皇太极时候,是个不可多得的战将,在当年皇太极打天下之际,几乎所有的战事都要领兵参与,以身先士卒,骁勇善战立了大功无数,有“勇士”之称。因战功显赫,顺治驾崩后被名为以政大臣,现在是领侍卫内大臣,为四个顾命大臣之手。
康熙脸色沉郁地听完了老太皇太后的诉说,心里问自己,纵是功高盖世,眼里也不能没有皇上吧?
“先皇为什么让他们顾命大臣呢?”康熙自言自语,他怎么也不懂,为什么父皇给他留下这样的烦恼呢?
康熙的嗫嚅让孝庄文太皇太后听见了。头发花白的太皇太后,又叹了口气,“先皇做这样的决定的时候,我也在场。先皇说这都是为了幼小的你,让大清朝根基得以稳固。”
康熙明白了,这是先皇煞费苦心又万般无奈得慎重选择。
懂事的康熙记住老太皇太后的话,就是心里有气,也不随便去撒,不能肆意言语,慢慢地康熙在沉郁的环境中长大。康熙越来越有主意了,他想搬掉鳌拜这个拦路石,他想亲政。
康熙五年(1666年)刚过完年的一天,心情沉闷的康熙想出去散散心,就换了套便装,带上侍卫阿舒摩尔根,走出了皇宫。
当康熙他们走到街上的时候,不经意地发现街上有很多叫花子。康熙纳闷,皇城根下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叫花子呢?这太有损于天子的名誉了。
这些叫花子穿得褴褛的衣衫,一边叫喊,一边沿街乞讨,其状况让人心酸。
这种情况叫康熙心酸。没想到这种状况就出现在自己鼻子底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稳妥起见,他叫住一个岁数大的叫花子,问道:“你们是哪里人士?为什么要饭呢?”
“河南人,还是不说的好,这事谁也解决不了。”说完,老人转身就要走。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