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吴三桂大军出征(第 1/3 页)
康熙派去的广东巡抚朱国治是个很有骨气的人。试想在如狼似虎的敌巢里,就他一个人在战斗,死神随时会降到他头上。就是在这种自己的安全没保障的情况之下,朱国治还要同吴三桂坚持奋斗。
朱国治真是一个骨头硬的人。
吴三桂以为朱国治还有争取的可能,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朱国治认为这是个跟他斗的好机会:在吴三桂邀请他参观武器库的时候,朱国治就想借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地戏耍一下吴三桂,好让他露出马脚。
他恨死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了。可见朱国治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因为吴三桂的反清复明行径还没暴露,吴三桂还穿着清朝的官服。他一点都不显山不露水。
两人走进宽大的武器库,朱国治想戏耍吴三桂的时候到了。他指着架上的兵器,故意问吴三桂:“当年王爷镇守山海关,不知用的是哪一件兵器?”
这可问到吴三桂的痛处了。吴三桂那时候是拿明朝俸禄的明朝镇守山海关的将军,这是个御敌的关键位置,可以御清军于关外。但是吴三桂却辜负了明崇祯皇帝对他的信任,直接把清军引进关内,使北京城暴露于清军的铁蹄之下。
吴三桂干了一件永远让他心悸不已的事情。
对吴三桂来说,这永远是一个心灵的创伤。朱国治明显是在说他吴三桂是汉奸。这个事情要在别的时候提还好说,可是现在,在他正要举起反清复明的时候让朱国治提起,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提起,他当然不好受了,这是他这辈子不让人说的疤痕。吴三桂当时就变了颜色,双手微微发抖,忍不住要发作。
要知道,吴三桂是个谁也惹不起的平西王,管着云南、贵州和湖南,连皇上都要让三分。今日要受你这厮的无情奚落,这太有点太岁头上动土了。吴三桂刚要发作,这个不要命的朱国治假装不在乎吴三桂的感受,经恬不知耻地问道:
“听说明朝的永历皇帝,被王爷从云南一直追到缅甸,终于捉到,被王爷用弓弦绞死??????”说完,朱国治指着墙上的一张弓问道:“不知道用的是不是这张弓?”
说到害死明永历皇帝的事情,那更是吴三桂极力避讳的事情。这件事在平西王府里,谁也不敢提起。对于反清复明的吴三桂来说,这件事正是吴三桂抹不去的污点。
说的是明朝永历十五年(1661年)的事情。那一年清军在全国进展迅速,大军攻入云南。
已经失去反抗能力的明永历皇帝只得退入缅甸,寻求避难。吴三桂领兵尾随至缅甸。在吴三桂的巨大压力之下,缅甸王只能把明永历皇帝交出。
在永历十六年六月,吴三桂残忍地用弓弦把明永历皇帝绞死。因此吴三桂成为一切反清复明人士的众矢之的。对于今天要反清复明的吴三桂来说,这是最不宜启齿的一桩历史污点。
可见对于吴三桂来说,在他的面前重新提起这件事,他该有什么样的反应!
听见朱国治竟敢当着他的面,揭他的伤疤,吴三桂气得身子直抖,他恼羞成怒,厉声说道:“朱国治,你今天一再出言讽刺,是什么意思?”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