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康熙运筹帷幄(第 1/3 页)
在康熙对付三藩的问题上,作为当时送公主去云南的重要大臣明珠是有慧眼的,是出过好多力的。康熙派明珠送建宁公主远赴云南,深入吴三桂的腹地,就是去探听吴三桂虚实的。
明珠知道自己所负责任的重大。当明珠一行抵达云南后,吴三桂假心假意地请明珠观看演兵场的练兵。明珠正好想利用这个机会,探一下吴三桂葫芦里的是什么药。
演兵场生龙活虎的练兵情况叫明珠心生疑云。明珠看了眼前的情景,再想起过去听到一些吴三桂每年要买很多马匹,明珠想到,这个吴三桂难道有反叛之心?
明珠想用敲山震虎之法,他故意对吴三桂说皇上已经得知,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要阴谋造反。听到这个消息,吴三桂脸上显出吃惊的神色,担心皇上已经知道他们反叛的消息败露,吴三桂支支吾吾地说:“是??????是真的吗?”
吴三桂在想,本来造反是三藩一起商量的,现在皇上已经知道二藩要造反的消息,担心三藩一起商量的要造反的事情已经败露,吴三桂显出惊惶万状的情状。这反倒更增加了明珠心里的判断,这个吴三桂反叛的迹象已显。
但是,明珠想到建宁公主的安全,自身的安全,也为了稳住吴三桂,明珠采取了怀柔的策略:“皇上对三藩的事情一清二楚,三番要是有什么动静,皇上是会知道的。有人出于自己的目的,会中伤王爷,皇上是一概不相信的。”
听到明珠的这句话,吴三桂尽管将信将疑,但是总算是放下了心。吴三桂点头:“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明珠还是给吴三桂念了点紧箍咒:“朝廷认为,王爷有了建宁公主这层关系,朝廷当然把王爷看作是自己人。我临来时皇上让我告诉王爷,让王爷好好监视他们二藩,一有行为不端,马上报告朝廷。”
“那是当然,要是听说他们要造反,老夫一定要先灭了他们。”吴三桂假心假意地说道。
吴三桂的口风变了,他把自己要造反,说成自己是忠于皇上的。明珠只得顺着他说:“等我回去了,一定告诉皇上。”
“请告诉皇上,我在这里训练兵马,就是为了替皇上消灭他们。”吴三桂越说越显露自己的心迹了,他终于承认自己训练兵马了。这个老狐狸,明珠心里骂道。
明珠对自己这次之行很满意,探清楚了吴三桂练兵的实际行动,还探听出了吴三桂的口风。他对自己很满意。
明珠回去后,向康熙汇报了自己云南之行的所见所闻,并劝皇上早点调兵遣将,早作战斗准备,受到康熙皇帝的大加赞赏。康熙下令,给明珠赏三眼花翎,赏一件黄马褂,晋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从此,明珠就跟索额图成为朝里最重要的大臣,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从此开始了。
明珠从云南带回来的消息,使康熙对自己的判断更觉得正确了。他看出当前三藩的形势已经很紧张,康熙觉得形势逼人,他不得不进行一些军事部署了。
考虑到三藩军事势力的强大,康熙着令科尔沁部,察哈尔部的齐聚十万名士兵,择日开拔启程。康熙还下令着八旗绿营兵,集结在北京城郊。
面对三藩咄咄逼人的形势,康熙毫不畏惧,胸有成竹。
他告诉兵部尚书明珠:“八旗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多年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军事实力如何?咱们择日进行一次阅兵吧,让朕看看八旗兵的势力。”
到了1673年,也就是康熙十二年,康熙由明珠陪同,前往晾鹰台检阅了八旗将士。只见将士们军容整肃,步伐整齐,精神焕发。这说明,作为兵部尚书的明珠功不可没。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