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故作镇定的吴三桂(第 1/3 页)
藩镇问题是清初急需解决的的痼疾。年轻有为的康熙立志要一举拿下这个大问题。
他发现,朝廷为了防止他们变心,做了一件极大的好事。他们虽然无力撤藩,但是为了撤藩创造了条件。当时,朝廷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使各藩镇稳定,各藩镇都要送儿子到京城当官职,实际上这是让他们做人质。现在,吴应熊作为吴三桂的儿子,此刻就在北京,被授予侍郎之职。
尽管吴应熊在北京,康熙决定让自己的姑姑寡居在家的建宁公主嫁给正当壮年的吴应熊。康熙这样做是有很多考虑的。他考虑到撤藩一定会引起藩镇们的造反,他让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就是为了争得调兵遣将的时间。
但是,古代儿女的嫁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吴应熊的婚事应由他的父亲吴三桂点头。
朝廷大臣明珠向康熙表示愿意为这事效劳。看来明珠还得跑一趟遥远的云南,跟吴三桂洽谈。跟吴三桂谈?明珠手心里出汗,脊梁骨发冷。那是虎狼窝呀,听说吴三桂太神气,无法无天,杀人如麻。他尾巴都翘上天,连皇上都让他三分。此去是不是有性命之忧呀?明珠胆战心惊,一个劲地冒冷汗。
好在康熙给他的名头给他装了不少胆。皇上给他个“钦差大臣”的头衔。明珠就顶着这顶桂冠,冒险去了云南,见了吴三桂,把事情说好了。由此,明珠得到大功一件。
这边也朝廷方面也通知了吴应熊。康熙特准许他先回家半个月做举办婚礼的准备。
建宁公主要送往云南了,明珠代表朝廷,伴随公主又要奔赴云南了。康熙九年三月,建宁公主的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往遥远的云南出发了。
建宁公主出发的时候,康熙特地嘱咐,给建宁公主数量众多的陪嫁物品。
“公主最可敬啊,她为了大清的安危,舍身奔赴云南这个虎狼之窝,她是为了大清啊。”康熙说着,竟然掉下泪来。人们都记得,大家都头一次见到康熙掉泪。
他知道,建宁公主是代表朝廷的,朝廷若真的宣布撤藩,也许几个藩王就要兴兵造反,双方就要打起来,这时候作为作为朝廷代表的建宁公主就十分危险。她是吴三桂下手的首要目标啊。
就在建宁公主出发之前,康熙下令朝廷为公主举行了一个宴会。宴会上,康熙特地让建宁公主坐在他和孝庄文太皇太后中间。宴会十分丰盛,宴会上甚至出现了皇上以前都没尝过的菜。可是那是一场告别宴会呀,一想到从此也许就成永别,所有人的心都是沉甸甸的。因而此时的气氛有些说不出的压抑。
但是,建宁公主却强作笑颜,她竟然安慰大家:“没事的,我是皇亲贵族,量他吴三桂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你们放心吧。”
建宁公主表现得十分大度,十分豪爽。可孝庄文太皇太后一直都泪水连连,“这时她的命啊,谁让他生在皇宫呢?”老太皇太后流着眼泪说。
大家的心情跟孝庄文太皇太后相同,大家都知道此去虎狼窝,定是万分凶险,未卜前程。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