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康熙一心为人民(第 1/3 页)
三藩一灭,除去大清身上致命的痼疾,使康熙看到了大清未来的希望。对此,康熙心中十分畅快,精神也非常兴奋,治理大清天下的信心更足了。
这天,天气非常冷,康熙由于心里亢奋,只穿了一件薄棉袍,就神采奕奕地召见众大臣。
看见康熙皇帝满面春风地进来,众大臣也受了感染,心里高兴,连忙跪下请安。
大家理解康熙。这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皇帝,在差不多半个国家落入三藩势力的情况下,从容镇定,沉着地指挥作战,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众大臣从康熙身上,看到了大清的希望。
大家都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如果说,以前是应付场面,而今则是真心的表白。
康熙摆摆手说:“众爱卿平身,当初局势的危险,你们也感觉颇感危机,国家差点改天换地。多亏了大家的用心辅佐,才解了朕的心头之患。为了奖赏大家,朕给大家发点东西。”
皇上会发点什么呢?大家都在猜测,金银?珠宝?或是别的珍惜宝贝?
正在这时,在大家希冀的目光中,一名小太监手托一个盘子走上来,给每位大臣发了一个小黄带子。大家不知是何物,都面面相觑,直感觉出袋子沉甸甸的,还沙沙作响。
看见大家疑惑的神情,康熙得意地笑道:“这是稻米,是朕亲手种的,这比赐你们金银珠宝要贵得多。”
大臣们都附和皇上,“皇恩浩荡,谢万岁。”
看见众大臣惊讶的目光,康熙笑着说道:“朕奉老祖母之命,从康熙八年便试种,但是一直没有成功,直到去年才有了收获。这件事只有朕和皇后知道。众爱卿说说,你们可知道朕种稻的意思?”
康熙的问话让众大臣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说:“是为了显示皇恩浩荡。”
有的说:“皇上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期望天下太平。”
康熙听了,都摇摇头。这表示,他们猜的都不对。
那时候周培公还没有去东北去守皇陵,他就站在一旁。只见他沉思了一会儿说:“臣认为,皇上是为了让天百姓的生活更好。臣猜测皇上可能认为,为今之计,只有重视农事,勤于耕种,发展经济,天下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皇上下田劳作,是为了给大臣们以及全国的百姓做出表率。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