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 城乡异(二)(第 3/4 页)
人穷所以志短,这些城里同学有钱,他们可以大大方方的花钱,但自己呢?自己家就是穷,每一分钱他都得精打细算的花,因为他根本没有浪费的资本,他的心态注定就是跟他们不一样的。
他们看不起自己,但谢少琛心里却是不服气的。他们也不过是幸运的出生在了一个比较好的家庭,让他们生活无忧,如果自己也有跟他们一样的出身,他又何必活得这么窝囊?反过来说,如果他们跟自己有着一样的出身,他们又能比现在的自己好到哪里去呢?
顺带一提,正是在最初那段模仿时期,让他养成了一种爱观察人,并且观察得非常细的习惯。他会把别人生活里各种各样的细节都牢牢记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上。
特别是,当他发现自己能从种种生活细节,分析出一个人的深层性格后,他就更是乐此不疲。
这些钻研出来的东西,他谁都没说,因为他要把身边人的性格弱点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等待着能够为他所用的时机。
他确实做到了,身边的人,几乎都被他找准软肋,或威胁,或利诱过,每一次都让他得到了一定的利益。但这样的作风,却也导致了他连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
在他印象里,自己做得最成功的,是有一次竞选学生会干事。虽然都还是学生,但这些人已经一个比一个擅长钻营了,他们都会用各种方式去巴结负责人,巴结导师。可惜,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人真正想要什么。
最后,谢少琛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或许他不是能力最强的,也不是花钱最多的,但他,却是最了解相关人员的性格弱点的。
然而,不论他如何自诩优越,总有些坎是他迈不过去的。
他在后来的学生会长竞选中落败。有人告诉他,学生会长除了能力之外,也是要看家境的。这意味着,他的农村出身成了他的绊脚石。
那一刻,谢少琛有种被打回原形的悲哀。
原来,不管他再怎么努力,他始终还是输在了起点啊。
毕业之后,这种阶级差异就被拉得更开了。
有些人成绩不怎么样,却直接被家里安排进了一家很好的公司,拿着高额的月薪。谢少琛是巴结来巴结去,依然只能在底层打转,那些高级的圈子他根本就进不去。
他的心态越来越不平衡了。在村里读书的时候,他在同龄人中是最优秀的,邻里乡亲的都会跟父母说,“你家儿子今后一定有出息”。这让他早早养成了一种傲气,他看不起那些同龄人。
但在进城之后,他所有的光环忽然都消失了,他开始成了别人看不起的对象,他被嫌弃,被耻笑,而他竟也无法反驳。因为无论从钱财从能力,他确实就是比不上这些城里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