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回 格外开恩(第 2/4 页)
淑妃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出来,身子重重一坠,然后倚住胤瑄的肩膀缓缓道:“陛下还能记得这个名字吗?”
胤瑄知她平日里都是表面上装得自在,实则因为后宫其他妃嫔的缘故也常常私下哀伤,这一问倒让他有些苦笑:“名字又怎会忘记呢?”
淑妃泫然道:“进宫这么多年了,臣妾有时候连自己的名字都快忘了。”
胤瑄不由叹息,实在不知道该接什么话才好。
“陛下,”淑妃似乎察觉到了自己过了头的失态,于是站直了身子,埋头擦了擦泪,有点尴尬地挤出一丝笑容,“请恕臣妾失礼了。”
她拼命克制住情绪的起落,虽然她很想继续哭下去,以泄心中的各种郁结,但这毕竟是在同裕朝的后宫,毕竟面对的人是皇帝,尽管她胸口跟压了巨石一般憋闷,但她还是不得不这样做。
谁说富贵之人就能随心所欲?只要生存在这个世间,每一个人,上至皇帝王侯,下至平民百姓,都必定会在某些时候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地做人,身不由己地做事,个中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在旁人看来就算再风光,也无法了解当事人这许许多多的难以言说。
所以,哪怕淑妃出嫁以前贵为祈国最为尊荣的公主,哪怕入宫以后又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淑妃备受宠爱,哪怕所有人都眼红她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但说到底揽月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又有谁能够真正懂她的悲凉?谁能想象得到,在数不清的永夜,她默默流下过多少眼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与其他妃嫔共处的无奈、久无子嗣的哀怨、受无数人背后指责的苦涩……。
“你也不用那么拘谨。”胤瑄却微微笑了,把淑妃游走的思绪一下子拉了回来。
“揽月,朕从来都不知道你有这样的心事,朕倒是疏忽了。”
淑妃的眼睛闪耀着异常温柔的明媚,自然笑得很好看:“臣妾从未主动提及此事,陛下不知道一点儿也不奇怪啊!”
胤瑄呼了一口气,思索了一下,终于郑重道:“其实你说的有道理,朕也能明白你的这番感触。好,朕答应你,不杀钟氏,就让她安静地度过余生吧!”
“真的?”淑妃眼前顿时一亮,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君无戏言。”胤瑄认真道。
淑妃不禁笑得格外轻快,一下子拜倒在地,向胤瑄叩谢。
没有株连三族,对于孟惜竹一家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而对于孟惜竹来讲,皇帝能够下特旨赦免钟氏,她简直要感激涕零了。所以她对皇帝和淑妃感恩戴德,哪怕让她立即赴死她都了无遗憾,但她却忘记了,更不知道应该要恨一个最该恨的人——玉禹卿。
——
孟惜竹欺君罔上的事情,在后宫早已成为了众人议论的焦点。
而淑妃专为孟惜竹母亲求情一事,自然在后宫掀起了更激烈的风波。
“真没想到,淑妃跟孟惜竹无亲无故的,竟然会为了钟氏甘愿冒险向陛下求情,她的心思可真是猜不透啊!”沁修仪边说边摇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