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室后裔(第 2/4 页)

    “嗯!…卡德尔家族是印度南部的政治豪门。在1971年印度废除国王年号和年金之前,卡德尔家族曾经是南部印度最大的土邦特拉凡科尔的王族。”

    莫卧儿王朝的后期,在印度次大陆这块土地上存在着大大小小近?700?个土邦。尤其是德里的西南部以及恒河两岸,小邦聚集、数量众多。它们的疆域大小和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小到山间中只有十几个村子组成的部落,大到占据德干高原的迈索尔和海德拉巴王国,它们拥有自己的邮政体系、货币、铁路、以及以地方语言为主的教育系统,完全不亚于一些欧洲的国家。

    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入印度次大陆以后,对这些土邦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英国人经常与一些土邦结盟,去对付另一些对英国怀有敌意的土邦。这样的政策使得各个土邦与英国之间的关系远近不一。

    对于那些反对英国的土邦,东印度公司将它们剿灭、吞并;而对表示臣服于自己的土邦,英国则与它们签约,同意它们继续存在,拥有半独立的主权。到英属印度解体时,这样的土邦还有?562?个,114.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  .3%;人口?8600?万,占当时总人口的?1/3。其中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土邦有海得拉巴、迈索尔、印多尔、查谟和克什米尔、特拉凡科尔、朱纳加德等。

    众所周知,二战后印度爆发独立思潮,被二战榨干的英国无力继续自己的殖民统治,再加上美国的掣肘,只能让印度独立。后面就诞生了大名鼎鼎的《蒙巴顿法案》。

    在法案中规定:成立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领两个国家,其余印度土邦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独立,还是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

    后面,在讨论印度分治方案的‘土邦联合会’上,海德拉巴、迈索尔、印多尔、查谟-克什米尔、特拉凡科尔、朱纳加德等强大土邦王公反对分治方案,一再表示要留在英联邦内当个小兄弟。

    不过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叫帕特尔的人。此人主管土邦事务部,是当时印度领袖尼赫鲁的好基友。不可否认,帕塔尔虽然是狗腿,但确是一个颇有能力的狗腿。而且,深谙美国人‘胡萝卜加大棒’的精髓。

    先是用一纸《加盟协定》,把各土邦的国防、外交和交通通信等国家最重要的权力收归中央后。温水煮青蛙,先把小土邦灭掉。等到吞并了这些土邦的印度实力越发强大后,开始对海得拉巴、迈索尔、印多尔、查谟和克什米尔、特拉凡科尔这些大土邦亮剑。

    可惜印度半岛,除了锡克族和廓尔喀人还算是英勇善战之外,其余根本就是一群脓包。被印度南部风调雨顺的热带雨林气候养出来的土邦军队更是脓包到了极致。尤其海得拉巴,空顶着最富裕土邦的名头,十万大军伤亡不到两千,就被印度军队打的灰飞烟灭。其它土邦也大都类似。

    而统一全国的印度,把《蒙巴顿方案》抛到了一边,直接在1950年把印度联邦改为印度共和国。

    到了1971?年,更以‘公民平等’为理由,通过宪法修正案。宣布废除土邦国王的称号,充公其私人的资产,停发年金。562个土邦国,至此寿终正寝。

    没有了私产和年金的土邦王室后裔,日子也一落千丈。不过,人与人不同。那些抱着王室后裔的优越感,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家伙,自然而然的被淘汰,沦落为贫民。

    那些脑子灵活,能屈能伸的则借着之前的根基迅速崛起。原本特拉凡科尔王室卡德尔家族就是重新崛起的最好例子。

    “现在,卡德尔家族比尼赫鲁·甘地家族的族人还要庞大,而且遍布喀拉拉邦,在相邻的泰米尔纳德邦和卡纳塔克邦也极有势力。尤其家族领袖苏克·辛格·卡德尔是喀拉拉邦的首席部长,他的兄弟萨米特·辛格卡德尔则是泰米尔纳德邦的财政部长。另外,卡德尔家族经常与印度四大商业豪门之一的博拉家族联姻。两家互为里表,相互支持,是印度最顶级的豪门贵族!”丽贝卡详细道。

    “原来如此!”郭守云点了点头。

    “刚才我们所救的男子是卡德尔家族的嫡系,苏克·辛格卡德尔的二子维卡斯·辛格·卡德尔。而那个女人则是卡佳·辛格·卡德尔,前者的亲妹妹。救下他们,我们将得到卡德尔家族的友谊,这对于集团在印度业务的扩张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国民法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讨逆 1979黄金时代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修罗剑神 至尊战王 混沌天帝诀 重燃青葱时代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重回1982小渔村 神州战神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龙王令 盖世神医 终极火力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捞尸人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覆水满杯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仵作惊华 顶级诱捕公式 蜜桃甜 黑天 薄荷酒 忤逆本能 穿书拯救悲惨反派 人人都爱女主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延迟心动 完美无缺 斗爱之冠 白色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