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大理明灯2(第 2/4 页)
古代便有描述这种灯笼的诗句。
唐朝韦应物《寄璨师》有写:“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
我们的刘禹锡写的《和牛相公雨后》:“晓看纨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
还有:“半掩兰堂,惟有纱灯伴绣牀。”
“孤眠夜寒魂梦怯,月暗纱灯灭。”
……在他们的眼中,纱笼都是美好的,情意绵绵的。
所以我敢肯定,他们看到的绝对不是我看到的纱笼!
如此巨大,如此耀眼,它的光芒完全盖过了我手里的灯笼!
这么大的一个灯笼,居然没有人提着,它是悬空的!
不仅如此,它还在慢悠悠的转动,我看到它有两只牛眼一般大小的眼睛!
而且他还有嘴巴!
那些古代诗人要是见到这种灯笼,恐怕早就吓个半死,更何况写诗呢?
我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太平广记》,想起来书里好像写过一种妖怪。
纱笼鬼,这是一种在墓地附近出没的妖怪。它的样子像巨大的纱笼,并且能在空中飘来飘去,纱笼鬼会在黄昏时刻出来游荡,并时不时发出如同雷声的叫声,它的所到之处,野兽不敢动弹,而鸟类则会被惊飞到其他地方。
纱笼鬼看着我,眼睛里露出那种看到猎物欣喜的光芒,说:“饿了……好饿……让我吃一口你,好不好?”
我几乎是下意识的,猛然吹灭自己提着的灯笼,把手里的太平广记狠狠的砸过去,然后提着灭掉的灯笼就开始狂奔起来。
纱笼鬼不停的在我身后吼道:“站住,让我吃一口……就一口……”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