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五章 久违的初心(第 3/4 页)
“嗨,没什么事,知道你要回国特地过来给你送马来了!”男子道,“这是一匹良驹,信陵这边山多,车辆不太方便,所以很少,不比城市,你这一路回去,一路上也没有车辆,不如用它代步。”
在男子身旁,还有着另外四人,一行五人,总共似乎就只有三匹马。
“你把马匹给我,那你们怎么办?”杨睿点了点他们五人。
“嗨,你别担心我们,我们一会儿回城,坐别人的车前往王都,国家有难,即便是散修,我们也应当尽一份绵薄之力。”
“感谢你对信陵帮助,我代表信陵子民在此向你鞠躬了!”话音间,一众五人竟皆是冲杨睿鞠了一躬。
“诸位,为何非要做到这个地步!”杨睿皱眉,声音中却透着一丝莫名其妙的怒意,“一个人感谢过了,还不够,一个两个的都要来谢一遍?!”
男子一怔,被杨睿这莫名的脾气,弄得有些晕头转向。
“抱歉抱歉,我们有些矫情了。”男子摸了摸头,嘿嘿赔笑,那抹笑容,不掺杂任何的其他情绪,只是单纯的感觉到抱歉。
然而正是这抹笑容,让得杨睿微微攥了攥拳头。
“谢了!”他漠然接过白马,翻身上马,驾马扬尘而去。
“杨兄弟,这是,怎么了?”男子有些不解,略显尴尬地回头望向身后四人,四人也是摸不着头脑。
“兄弟,一路小心!”男子又转过头冲远去的杨睿喊道。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妈妈,你常念这首词,这词中表达的是什么呀?”男孩好奇地望着他的母亲。
对于孩子的问题,女子温婉一笑,脸上的愁容也消散不少,抚摸着他的小脑袋,淡淡道:“这首词呢,是宋代一位才女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离别后,写下的一首不忍离别的词。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