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我全都要(4000字更新)(第 2/4 页)
庆幸的是,这位年轻的大老板没有在这点上强求。
“柳总,我取名360是有着我自己的理解。”周红衣清了下嗓子,有些激动地说,“360就是360°,全放全方位,无死角。如果把它引申到外卖服务上,便可以理解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将您想要的美食送到您的身边。”
柳云摸着下巴,沉吟了数秒,笑道:“广告词是有点夸张了,但不夸张就不能称之为广告词。360外卖这个名字的确不错,但我必须强调一点,如果这次再失败了,就没有第三次机会了。周总应该有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的决心了吧。”
周红衣慎重地点了点头,回道:“柳总,我也将这次当做我人生当中最后一次创业。如果失败了,我的性格也不会给人打工,只能安心当一个天使投资人,等退休了。”
这个脾气火爆的业内元老,难得说得情真意切。
360商城的失败,几乎将他性格上的棱角磨平了许多。他很清楚,那些平时称兄道弟的互联网大佬,多半再背后指指点点,正幸灾乐祸呢。
像柳云这样不但既往不咎,还雪中送炭的人是绝无仅有的。
他未曾料到,柳云此时也有着自己的算盘:对于周红衣的二次投资,未来几轮的融资金额总计会在10亿人民币左右,成功了固然是好,失败了就当做是他还了一个人情,因为是他通过计谋扼杀了360的出现。
何况与强者如林的电商网站相比,外卖服务平台的竞争力相对弱了许多。
看看一下电商市场,都是哪些大佬:阿里、京东,还有苏宁,甚至连唯品会也能够轻而易举碾压360。
再看看外卖服务平台:美团的创始人王新,有过两次失败的经历,这次创业看好他的人并不多,想要融资也没那么容易;至于饿了么,柳云潜意识里还以为这个平台会晚几年才建立,他是通过周红衣的表述才知道原来去年已经注册了。
柳云突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则新闻,饿了么这个平台刚成立时,它的几个创始人还是交通大学的在校生。它们的业务范围,也基本集中在沪市的一些高校当中。如今还是一个小打小闹的状态。
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在遭遇了烧钱竞争、巨头碾压和资本追逐之后,一跃成为中国最受瞩目也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之一。
这完全可以称之为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奇迹,如果没有悠悠这个先例的话。
但区别在于柳云创建悠悠的时候,还是在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的2003年,那还是一个蛮荒年代;但饿了么的出生年代就不同了,那是2009年末,2010年初,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而移动互联网更是一些资本大佬寸土必争的战场。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饿了么能够脱颖而出,在创业热潮、o2o风口、残酷竞争与补贴大战、巨头格局下的合纵连横下,完成逆袭,上演了一幕精彩动人的创业故事,柳云心中还是带着几分钦佩之色。
“饿了么创始人的名字,我早不记得了,但这家伙好像也是25岁,和我同年。”
难得的,他心中升起惺惺相惜之感。
“周总,你搞360外卖应该要明确竞争对手是谁?”柳云沉默了稍许,开口说道。
“竞争对手?应该是美团和饿了么。”周红衣微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他觉得这两家公司的实力都算不上多厉害,自己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不,你的对手只有美团。”柳云摇头否定了他的观点,“饿了么只是一家小打小闹的公司,不足为惧,但美团的创始人毕竟有着两次的创业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业内也有一定人脉,所以你绝不能小觑。”
周红衣认真地说:“如今的我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对手,当然我也没有这个资格了。”
柳云摸着自己手腕上的手表,思索了一会,决定先放出一个炸弹:“开诚布公地讲,前不久王新找过我要融资,但我一直在犹豫。”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