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下山(第 1/2 页)

    狂放笑声半刻过后自行消去,叶知秋借机不轻不重地嘲笑了玄门三教一番,迳自下了日月山,伸手掐了个法决,招来一团法云,直接往京城洛阳飞去。

    期间,叶知秋途经凉州郡县,望见世家豪强被炼气士压榨地苦不堪言,除了有数的大家族,余者气象都是萎靡不振,甚至被彻底打散,露出平民百姓的根底。

    各州诸侯没了世家豪强支持,蛟龙相都是淡薄,怎么能压制旁门左道的炼气士?照这样看来,修真门派取代世家豪强,转成新的门阀,或许已经成定局了。我就不相信有识之士会看不出这天下已然大变,若是俯称臣,心向汉室,还可以拯救回来。若是不从心,本道只好效仿董仲颖,彻底清除淤血了。

    叶知秋想起从圣都朝歌带出来的青铜棺材,里面就是大汉丞相董卓的尸,当年全盛时期以黑虎吞小龙格局,把持朝政,掌握生杀大权,杀地人头滚滚,如今还有三分余气,不愧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军政集团。

    究其根底,西凉军兼得汉羌两族族气,得了世家豪强支持,废立天子如儿戏。可惜,摄于两汉四百年余威,王莽代汉不成,身死族灭的教训,不敢建立新朝,再加上董卓年事已高,并非开辟之主,只能是为真王开道了。

    叶知秋想起其中的细节,只觉得天下各州世家豪强都该杀,忍不住斥骂:一群蠢货!道法显圣时期,还敢漠视伟力归于自身的炼气士,活该被人取而代之。这大概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罢!

    从高空往下看,凉州地力相对贫瘠,旁门左道的修真门派却是不少,几成山头林立的态势。毕竟此地民风彪悍,汉羌混居的格局,经常会出现天资过人之辈。

    叶知秋对此混不在意,毕竟有流域面积八百里的通天河,以及那位天河真人镇着,再多的旁门左道都掀不起大风大浪。

    稍后,叶知秋途经大汉西都长安,原本荒芜废弃的荒田,早已换上勃勃生机的绿装。道兵们积极清理淤塞,恢复水渠的正常灌溉功能,不时施法催生农作物,虽不至于尽复旧貌,却有了极为良性的改变。

    叶知秋伫立在广漠的田野上,碧绿的麦田不时被风吹过,卷起层层叠叠的碧浪,草木植物涵养地力,繁复的根系牢牢地抓住土壤,不仅遏制住水土流失,还汇聚起浩瀚的自然灵光,缓缓地滋养着八百里沃土秦川。

    绵延战火至今,关中平原人少地多,没了世家豪强伸手,故此能成眼下的格局。道法显圣并非让修士互相攻伐征战,也可以妥善利用,令贫瘠土地变成千里沃野,助涨我大汉往四方开拓进取的风气。

    在叶知秋身后,不知道何时出现的道兵统领们,同时恭声应命。亲眼面目秦川荒野,在他们手中变了模样,免不了有些骄傲自豪,如今得了叶知秋的肯定,心里无不欣喜若狂。

    稍后,叶知秋轻轻挥手让诸人离去,唯独留下浑身泛起五色灵光的孔宣。只是看了一眼,叶知秋就知道,孔宣肯定是来自朝歌洞天,万圣殿里复苏转投九州的妖神。

    看在女娲娘娘的面上,叶知秋没有与他为难,考虑到孔宣的实力,足以挡住凉州而来的旁门左道,也就放心让他待在长安,守住这片重获新生的土地。

    可惜的是,天地玄黄气都给了地仙之祖镇元子,否则现在化出五行之精,定能助其功行大涨。

    叶知秋略微皱起眉头,觉自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不免有些遗憾。随即,他又想起上古妖神自有其道,自己插手太多反而不美,顿时熄灭了心思。

    而后,叶知秋意图在长安建立法大汉东西两都都能受到受到保护,就亲手捏出八道符诏,给孔宣等道兵统领封赦道将一职,将他们纳入自己建立的体制。

    孔宣欣然接受,其余还未走远的七位道兵统领,也是乐得眉开眼笑。一时间,法们八人为节点,从函谷关缓慢地延伸覆盖过来。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彼岸之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仙逆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洪荒之青虚 武圣! 谋局 冰河洗剑录 长生 洪荒:截教副教主 志怪书 中州录 不朽凡人 逐道长青 我师叔是林正英 玄鉴仙族 诡异降临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