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投降也要有仪式感(第 3/4 页)
但在已经知道李子通心意的秦琼派出使者劝降,并且表达出了极大的诚意之后,李子通将姿态做足,最后终于表示愿意率领七万人马选择投降,并且献上淮北两郡之地。
………
………
“咚!咚!咚!”
淮北,钟离郡城外,巨大的鼓声敲响,暴熊营五万骑兵列队严正以待,旌旗如云,枪戟如林,秦琼头戴钢盔,身着钢甲,骑马立在队伍最前面,在他身后,李玄霸带领四万多骑兵顶盔冠甲,气势威武,煞气逼人。
此时,眼前的城池城门已经大开,城头大旗全部倒伏,一队队士兵走出城门,将手中兵器放下,做出举手向远东军投降的样子。
古人做事非常讲究一个仪式感,李子通更是想将他的投降利益最大化,所以这个仪式更是注重,力求完美,也好让秦安王王君临满意。
只是,让李子通大为遗憾的是,王君临没有亲自来接受他的投降。
但是,李子通思考再三,还是没有提出由王君临亲自来接收他投降的要求。
没办法,他李子通虽然是一方霸主,是两郡之主,甚至已经立国称王,麾下也有十五万人马,但是在王君临面前还是有些不够看,甚至也没有那个实力和资格提出太过分的要求,否则惹恼了王君临,他岂不是得不偿失。
所以,在犹豫了两天之后,李子通非常遗憾的向秦琼投降。
此时,他一脸肃然的从钟离郡城中缓缓走出,他身后跟着麾下的文武官员,刚好凑足了百人,表示文武百官,以彰显他是建了国的一国之君身份,并非是什么贼首。
李子通赤着上身,双手被麻绳反绑,脖子下挂着他的金印。
李子通早在四年前便自称为楚王,所建之国为楚国。这金印便是楚王金印。
此时,李子通一脸忏悔之意的走出城门,在秦琼战马前五十步外跪倒在地,他身后的文武百官也连忙跪倒在地,不过相比李子通充满太多复杂情绪的表情,他们脸上有着难以掩饰的轻松和欣喜之色。
李子通跪下后,便以最大的声音大喊道:“下国君主李子通,向秦安王天军乞降。”
秦琼看了一眼李子通身后的钟离郡城的城头,透过城门,他隐隐能够感觉到城内的百姓欣喜之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