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六四章 北国危机(第 1/4 页)

    转眼又是几天。在一片纷扰中,一个来自栖霞之国‘抵抗区’的声音,引起了不少的关注:

    大洋集团收购了栖霞之国的工商业管理署,而管理署上次发行的战争债券,也全都转移到了大洋集团这边。

    大洋集团总裁张浩发表公开讲话:所有的债务,一力承担。不管当初购买债券的人是否离开了栖霞之国,大洋集团都承认其债券。

    但是张浩的演讲还有一个小小的补充:鉴于离开栖霞之国人难以查询、且路途不平,因此大洋集团只认债券不认人。只有栖霞之国内部的债券,必须本人亲自来兑换;或者是直系亲属。

    这一条就有点狠了。只认债券不认人——谁管你这债券是怎么来的,上面染了多少血。

    最后张浩甚至想将购买过债券的名单挂出来;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这样做。真这样做了,对自己的计划是有些挂碍的。

    宣布‘只认债券不认人’就已经足够了。如果还要将名单挂出来,那就太得罪人了——这比赖账还让人厌恶。

    张浩担心的不是别人的厌恶,而是担心影响自己的荣誉、信誉。想要建立银行,最重要的就是荣誉、信誉方面的隐形财富。这隐形的财富很珍贵,却也很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毁掉、且难以恢复。

    为此,张浩不得不小心谨慎的行事。

    况且占领区的家族,也并不全都投靠了晋阳之国。如果将名单挂出来,就太让人寒心了。

    其实对张浩、对大洋集团来说,工商业管理署的对外债券,并不多。当初大洋集团在丹药上,就购买了约两百万债券。加上火炮、玄铁等等,差不多三百万的样子。

    剩下的一百五十万当中,至少还有五十到六十万,留在在现在的‘抵抗区’;剩下的才留在‘占领区’约八十万到九十万之间。

    这些债券,对于现在的大洋集团来说,并不是多大的事情。而且债券最少都是一年期的。一年以后,毛毛雨啦。

    之后的战争中,这债券说不定就会通过战争手段流回张浩那边呢。

    还有,为了债券、股份而建立的交易大厅,也正式完工。在坊市的边缘位置,大洋集团建造了一座恢弘的建筑,用来作为股票、债券的交易中心。

    暂时这里交易的股票并不多,而且只支持内部交易,也就是大洋集团的、炼器公会的、玄铁工厂的。股票价格倒是很高,已经有一开始价格的两三倍之多,但依旧极少有人出售。之前有几个脑袋发热的出售后,已经后悔的以头抢地。

    还有就是债券。目前债券就只有先前工商业管理署发行的债券。如果有人想提前出掉手中的债券,这里也可以交易。但提前交易的,显然得不到债券上应有的利润。

    好在,在张浩的强势指导下,这里出售的债券交易价格,都是在面额价值以上。张浩不允许债券的价格降到面额值之下。这是为以后的银行信誉做根基。

    别人虽然不太理解张浩的行动,却也支持。过去这么长时间以来,张浩已经赢得了尊重。至少在张浩的引导下,在整个栖霞之国战乱的环境下,大洋集团竟然还能获得利润和发展。

    外界对于大洋集团、对于张浩的关注也不少。大洋集团这个民间的商业集团,竟然能收购一个国家的部门,还要承担一个部门的所有债务,却也引起了极大地反响。

    事情还能这么操作啊?

    不过在大家关注这些的时候,张浩却在愁眉苦脸——‘银行’这个名字,大约是不适合修行世界的。张浩尝试以修行世界的目光观察,‘银行’这个名字颇有一点恶俗的感觉。

    银子那里比得上精金哦。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中州录 武圣! 谋局 彼岸之主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不朽凡人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遮天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仙父 修真门派掌门路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