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子弟校(第 3/4 页)
“一国的不同地域尚且如此,何况全世界?”
“以后我们李家沟的孩子,是要走向世界的,这对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甚至是融入当地社会,都有极大的好处。这才是我们多语言教学的目的。”
李君阁笑道:“别的先不说,这学校的名字到底定好没有啊?这一把把教委算是得罪狠了,这小四年下来,我们李家沟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各校的好生源,像美娴那样的领袖型学霸,被挖到我们山沟沟里边来,不知道人家校长在背后怎么骂我们呢!”
老伯看着四爷爷:“爸,要不您给赐个名字?”
四爷爷笑道:“这有什么好想的?以前那些大型工矿企业,农场,兵团,为了解决自己员工子女上学问题,都兴办过自己的学校。”
“这类学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子弟校,我们这所学堂,同样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依我看,就叫李家沟子弟校!”
李君阁一琢磨,可不是这个道理吗?这所学校培育的就是自己家乡的子弟,不过老瓶装新酒,其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辅助设施,教具,完全突破了一般的子弟校应有的规格。
但同时也是新瓶子装老酒,光从字面意思来看,都知道还有一层李家族学的意思在里头。不由得叫了一声妙。
于是这名字就定了下来,至于校训,三人谁也不让谁,李君阁说了个“变通古今,学际天人”,老伯说了个“慎恭勤敬,博敏虚涵”,四爷爷说了个“慎思明辨,博学笃行”。
各自是从各自的脾性出发,也各自是各自学习的行为准则。老婶在一边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觉得都不错,难分伯仲。
最后几个学问人一合计,干脆,抓阄!
最后是老伯的被抓到了。
李君阁还不服气:“老伯你这个好是好,就是怕出书呆子啊。”
四爷爷也不服气:“皮娃那个也不行,司马光德才之辩早有定论,一旦偏废,触目惊心啊。”
老伯洋洋得意:“皮娃你那个是终极目标,爸你的那个是方法,而我这个是态度。嗯,还是一切从态度开始比较好……”
一老一小撇着嘴:“切!还不是你运气好!”
李家沟农闲的日子也不长,说来说去差不多就这一个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