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百三十三章 种茶(第 1/3 页)

    第八百三十三章种茶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到了南宋,春恨意识上升成为南渡词人的普遍情感,于春季飞回北方的鸿雁便时时印入词人的眼帘心底,勾起他们强烈的故国之思。于是有了刘辰翁‘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有了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如果说到这里还是忧国之愤的话,再往后,鸿雁寄托的就是亡国之悲了,诸如遗民词人徐一初的‘追往事,满目山河晋土。征鸿又过边羽。’”

    “最有特点的就是爱国词人邓剡,厓山兵败后,他投海未死,只身流落金陵,写下《唐多令》一词:‘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当然鸿雁也不是全都寓意悲苦,几千年来,也偶有诗词用鸿雁借喻潇洒自由的人生境界。如嵇康的‘嗈嗈鸣雁,奋翼北游。顺时而动,得意忘忧。’如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讲到这里,一个‘鸿’字,才被我们说了一小部分,这次课受时间所限,我们只是主要从诗词意向演变来阐述了它,其余还有诸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还有‘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还有‘羽翼已成,不可复制’等诸多典故诸多内涵在其中。”

    “从这一个字的文化意象的演进和转变,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我中华文明几千来的传承和延续,是我们中华文明特有的骄傲和美丽。它从未断绝,就如同长江和黄河,哺育了我们华夏儿女,一直从远古,流淌到今天。”

    “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它的美好,理解它的内涵,继往开来,将它继续传承下去。”

    “我的父亲从小就教育我,国学,它就如一张大网,不管从哪一个点,都可以牵枝索蔓,延伸出一大片。”

    “因此它的学习方法,和西方理工学不同,需要我们博闻强记,涉猎多方。”

    “学到我这个年纪,才能知道它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因此我也在此和大家一起共勉,让我们永远做一个谦卑的小学生。谢谢大家。”

    台下诸人听得如痴如醉,直到老伯鞠躬谢过,才如梦方醒般全体起立,鼓起雷鸣般的掌声。

    老伯现在是大名士,不过他不再外出讲学,也不再发表著作,就在祠堂授课。

    李君阁也从来没见他带过什么讲义,都是想到哪里讲到哪里。他也不管人多人少,反正到时间就开讲,到点就下课。所讲的内容,和之前四爷爷讲的那些,一并都放在李家沟网站,爱听的都可以去下。

    其实李君阁觉得老伯所讲,和四爷爷的水平相比,总还差着那么一点意思,不是那么深入浅出。

    不过一般人也压根听不出来,加上名人效应摆着,老伯的课程,下载量反而比四爷爷的还要多得多。

    这让李君阁想起了霍金《时间简史》的销量。感不感兴趣先不说,看不看得懂先不说,买一本装点一下书柜门脸,增加些谈资,在一般人心里,总是不错的。

    李君阁上前给老伯倒水,笑道:“服,不服都不行。不过一个字一堂课,常用汉字四千五百个讲完得多久?”

    老伯端着茶杯笑道:“怎么可能,偶一为之提领一下兴趣就可以了,修行都在个人。我说你啥时候去三台观把茶叶拿回来?再不去我怕被药师和果山抢光了。”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那年花开1981 重燃青葱时代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混沌天帝诀 讨逆 神州战神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修罗剑神 龙王令 盖世神医 国民法医 华娱从男模开始 开错外挂怎么办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文豪1978 重回1982小渔村 大国军垦 1987我的年代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顶级诱捕公式 丹霄万里 仵作惊华 慢性沉迷 白色口哨 斗爱之冠 小蘑菇 他从火光中走来 漂亮朋友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蜜桃甜 黑天 刺青 盖世神医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完美无缺 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