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五章 一子落天下(第 1/3 页)

    北齐皇城开封。

    一个中规中矩的府邸,不大,一个前堂,一个后院,府邸就住着两个人,一个看门老叟,貌不惊人,五十左右的样子,常年青绿色仆人装扮,带着个干瘪的小帽,有些滑稽。另外一个在北齐说是只手遮天不过分,传出天下评的始作俑者,谢长亭。原本还够看的院子一时间就似乎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的意味了。

    而院子装点也是精巧,角落种了凤尾竹,枝叶婆娑,风韵潇洒,竹端上方枝繁叶茂,压着纤细的主干下垂到戈壁的院落,只是这方情景,戈壁院落的主人也不觉得过分,反而是觉得荣幸,毕竟是跟北齐当朝第一人做的邻居。

    最让人惊奇的是这种竹子向来不耐寒,能在北齐皇城生长下来着实奇怪,当然,也有些富贵人家附庸风雅,邯郸学步,也想着种上一点,一般养不过两载便黄了叶,烂了根。

    如今这方院子的主人,就在内厅与一位中年文士对子。

    谢长亭面容有些黄涩,身穿黑色襟袍,发丝简单打理了下,从两鬓垂下,随意用根木筷簪着,极为简单朴素。另外一位便是北齐阴士江秋寒,他其实年纪比谢长亭要大,面色却比谢长亭要好上许多,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长发潇洒写意披在双肩,用学子方巾束缚在头上,很是洒脱。

    二人对坐,棋笥旁边各有一小碗,里面盛放着清澈酒水,江秋寒执白子而下,又顺手从棋盘死眼上取二枚黑子,扬起黑子笑着说道:“谢老弟,该你喝酒了,两碗。”随后江秋寒若有所指的调笑说道:“这番下去老弟你可得多弃子了。”

    他二人本是北齐智计通天的人,谢长亭谋了赵晋,江秋寒三计谋了宋国,看着像是谢长亭略胜一筹,但谢长亭自己知道,谋赵晋算是顺水推舟的作为,他只是火上浇了把油,又将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了,让两国国君红眼到不死不休,捡了渔利。

    江秋寒则不同,实打实的三策定北宋,比其谢长亭,不遑多让。尤其是抓准宋君宏图心思,接连送于宋国十五城,不可谓不是大手笔。

    西夏灭越,先送幽州八城,以示抗夏心意,北宋满朝文武虽然知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但第二天北齐在幽州八城的军马接连撤退,只留有城和百姓,北宋君主不知何意,但送到嘴边的肉不可能不吃一口对吧,惶惶接下,经营半载后,眼见北齐无动作,渐次心安。

    期间北齐的使节江秋寒一直在宋国皇城,足不出户。

    西夏灭楚江秋寒上表宋君,再送丰州七城,足称心意,早有幽州八城添花在前,宋国的君主自然不疑有他,满心欢喜派遣军马出了李武关接收,期间也有位为北宋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看破北齐的狼子野心,跪在皇庭上死谏说北齐志在李武关,宋兵出不得关啊。

    奈何宋国君主是一心想着自己的宏图大志,毕竟开疆扩土的功劳谁不喜欢?还笑颜说了句,若齐军要,彼还之即可。尽数收纳囊中。

    谁曾料想到,这口到嘴里的肉还没来得及尝尝味道,北齐东征,上演了好一曲兵败如山倒,本能借着雄关李武与北齐据守的要塞落入北齐,先前在皇庭死谏的兵马将领,眼见此状,在家中自缢。

    又是这时候皇城里流言再起,说君主听信谗言,擅杀大臣,总之是满盘皆输,宋国国君当夜在皇城自焚,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而导演出这么一场要想取之,必先予之惊天戏剧的罪魁祸首,就那么大摇大摆的提着北宋的酒,载着北宋的银子,还带了个北宋的娘们,出了城归了北齐,一脸无辜。

    只是可惜,归了北齐之后,江秋寒就像是江郎才尽一般,对于这些事情几近是不问不顾。而北齐君主陈秀更是知道这二人有才,对于这些涉国事宜,几近都交付给这二人,而自己坐阵中央,手掌兵权。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神话之后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武圣! 志怪书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