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章 欠人二两半(第 1/2 页)

    在春秋里有句俗话,说十国七都是金陵,二分长安,一分洛阳。作为千百年的帝都皇城,金陵自有它的底蕴风气,而作为春秋之后仅剩的二国之一,西夏的气运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春秋凉州多名将,无论是西夏用兵如鬼谋相助的谢安城,又或者堂正持重的王俞,再或者精通各种兵马都能如臂指挥的于越,都是凉州人士。只是如今战乱停息,职守一疆,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意思。自古文人相轻,更不用说武将出生,那些个自认天下得靠仁礼而治的文官更是不遗余力的打压,年轻一批的武将更是风采全无,一股子难以为继,文盛武衰的气象。

    越地出士子,且不说西夏,连北齐的庙堂,朝中大员三十一,有二十出自越地,更不用说西夏的朝廷。因为越地口音不同,先前入朝的官员受尽排挤,可能是风水轮流转,又或者真的有真才实学。西夏取士,十之有七是越地才子,几年之后自成铁桶一派,相互扶持,外地官员很难入这个权贵圈子,比起武将的青黄不接,越地文臣却是一股蒸蒸日上的光景。

    还有西蜀楚地,向来怪异,就像三十载籍籍无名的南北寺大和尚,要出世,便是大放异彩。无论是经纬治国驭军都一骑绝尘的徐暄,还是后来做了五年黄门士子同进士出生却一飞冲天的纳兰天下,亦或者百年沉寂的卫家剑冢,在世人皆叹可惜中却出了个前无古人的大宗师卫山,几乎是仅凭一人之力,压下了天下人的风采。但于庙堂,更像是异军突起,几近孤身的风华绝代。连西夏上辈国君都感概说西蜀是”集天下三十载气运于一人一身。“

    纳兰天下,本名纳兰年,嘉立二年,朝中取士,一举下五城,眼看要成为西夏连中六元第一人,却在殿试中失利,获三甲四十名,赐同进士出生,封黄门侍郎,成为天下的笑料,就连楚地人士在外人面前都抬不起头,于西蜀道为第一的纳兰年,在西夏只是个末三名,颜面尽失。而对世人同僚的指点,纳兰年一笑置之,并不多言。

    做了五年兢兢业业的黄门郎,曾笑他的都跌了眼色,被陈铮赐名天下,一日登天,受封文华殿大学士。除了虚位以待的保和殿大学士,同更难抵达武官巅峰上柱国,文武百官便以文华殿大学士为尊了。再傻的人也是知道,只要再不出徐暄那般的意外,保和殿大学士迟早是纳兰天下的囊中之物,估摸着百年之后都能受封谥号文正。

    而这些纳兰天下早有预料。当年殿试之上,所有士子的文章,几乎都是喷珠噀玉,落词妙天下。只有他,同原本的李闲秋一样,惊世骇俗,立意百姓,于终南捷径中独树一帜。只不过他也知道此文并不符合西夏当时的官场局势,反倒更像是夸夸其谈,贻笑大方。

    陈铮倒是看得透彻,西夏若要改天换日,几年几载后此策有大用,此人日后必为肱骨大才。只是因为进士文章都要公开于世,以示公平,同进士则不用,跟如夫人一般的地位。陈铮更是一不做二不休,钦点给了个三甲四十名,摆明了要让明珠蒙尘。朝堂君臣默契一眼,陈铮不轻不重在纳兰肩上拍了五下,给了个黄门闲差。

    五年之后,富贵如约而至。

    而这五年,看似无作为的纳兰天下为陈铮布下了朝堂局势,眼下西夏庙堂布子更是几近出自他手。陈铮也是城府极深,从善如流,任凭文臣武将在庙堂争锋。无论那般,总归是愈加依附陈铮的皇权至上。也是由此,隔岸观火的陈铮在龙椅上收尽渔翁之利,威严尽显。

    如今,瞒过了满朝文武的陈铮和纳兰天下在御书房,一人执一子,在棋盘上对垒,棋盘上并不是邃密精严,布局缜密的景象,如同寻常人等对子手谈,只不过这手笔也弱不到哪里去,一位置执掌半分天下的皇权归属,一位则是连获五元,仅有的文华殿大学士。

    陈铮一身休闲龙袍,也没穿冠戴冕,用紫玉簪子束发,英俊非凡。纳兰天下比陈铮年轻少许,却是一副中年人面容,一袭青衫,一双麻鞋,方巾包裹青黑头发,典型的书生装扮。

    也只有这样的清逸大家对上执掌天下生杀大权的陈铮才有如此镇定,若是普通人,还不得早就趴在地上,颤颤巍巍,哪有现在的谈笑自若。

    只见气态雍容的陈铮拈子在左下顿挫,聚精会神看着棋盘纹路走势,笑着问道:”你说这一子,朕是当下不当下?“

    纳兰天下轻声道:”臣以为,这得看陛下心意,倘若执意方家,便不宜落子小飞挂。“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阵问长生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过河卒 玄鉴仙族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仙人消失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魔门败类 山河志异 武圣!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