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户人家(第 1/3 页)

    当西夏朝廷还在兢兢业业布局的时候,李显彰已经边角落子率先发难,而这一子就如同漩涡一般,将周边兵马全部吸附了过来,甚至隐隐约约有着一鸣惊人的浩然气象,平沙关原本作为无人知晓的塞外关隘,如今却是一副跃然而上的要是寻常人等,可能天下人都会骚乱一句荒唐,可当这个人是李显彰的时候,所有人都只会闭嘴,正襟危坐,生怕打扰到前者,毕竟天下评上第七的谋士,出手不至于如此浅薄,也都臆测着平沙关的战局会不会左右到西夏格局。

    没点本事还真不敢在如今的局面上指手画脚,生怕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的结局,可李显彰不仅敢,而且凭借这千余的游兵散将就敢夜袭横剑山,甚至杀出了不少名堂,尤其西夏朝廷并未在此事上过多隐瞒,反而若有意思的引流,率先让书院里知晓了当夜的详情,再有书院学生牵头,传到酒肆街坊,皆是啧啧称奇,大开眼界,更有甚者,些许士林的夫子还庖丁解牛一般肢解起李显彰的计谋,从平沙关秋初的战役开始,然后到横剑山的惨胜,一点一点,从最初的拉锯战,算计辽金的贪婪心性,再到后来吃瘪以后的多疑,仅凭千余残兵就守下平沙关,拿捏火候的精准程度让人叹为观止,尤其天下书院,作为西夏的小翰林院,陈铮向来对此很是重视,为了防止书院出来的都是那些只会吟风送柳的书呆子,所以陈铮会将往年西夏的一些过气奏折或者国章交给书院的夫子,再由夫子复盘,让这些士子早点务事,而不是一昧追求诗词上的造诣。

    尤其这些事由士子先知,再经由他们的口传出去,士子得名朝廷得利,两相皆宜。

    不过天下书院近日又出了一个年轻人,姓种,据说是北地求学过来的,跟许多人的看法不一样,别具一格,说李显彰此番胜在借势,借朝廷的势,朝廷好说,从西夏朝廷如今的决心和动作,分明就是要和辽金分个生死高下,还说这个才是让辽金畏首畏脚不敢深入的原因缩在,但说到江湖的势,他只是摇头说不知道,倒是引起周边看客一阵哄堂大笑。

    年轻人也只是轻笑,不再多话。

    可半旬后,青城山邱掌教单枪匹马闯皇庭的事迹传荡开来的时候,众人只觉云里雾里,再回头想找那位年轻人的时候,只是得知这位年轻人已经离开。

    不过倒是给露水同窗撂下一句话,有缘长安见。

    可就在整个书院学生都在思虑这话背后深意的时候,书院夫子又传来消息,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朝廷君主朝议数旬之后,决定迁都,新朝都城长安。

    由此开春大考地点也是由金陵变成了长安。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不过倒是也有些意气士子有些悔恨,他们其实也早有臆测说陈铮会迁都,但都没有那个胆色放出豪言,要是言中倒是能得名,别说对于以后仕途会有多少助力,就放眼前,书院夫子就得青眼相看,只是言不中那就成了笑话了。尤其是秉承谨言慎行的行事心理作祟,也不允许他们做出如此结论。

    只不过种青璟此言也不是大放厥词,他本就是凉州人,在南下之前便在凉州各地游历,相比中原,他深知老秦人对辽金的仇恨,以前作为大秦的分封地,便是大秦都城北方的唯一屏障,在那时就和辽金打的不可开交,不过那会西夏还有几个守望相助的好兄弟,燕赵齐同仇敌忾,但现在就只剩下一个貌合神离的北齐,唏嘘不已,种青璟不是个自梏眼界的人,北齐他也去过,所以知道百姓对于辽金的仇恨并不比西夏低,对于西夏在这青黄交接的重要时候非但不求稳,反而将辽金北齐拉下水的举动在赞同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解,赞同便是风险很大,可背后的收益一样很大。

    他跟寻常的读书人一样,徐图稳重,但同样,深处险恶北地,有时候只有赌命才有活路,骨子里一样有赌徒的心性,唯一的不解就是西夏朝廷不用这么急于求成,西夏二十年经营江南道,就连西蜀道的文士也逐渐认可了这个君主,再过几年,都不用想什么别具一格的法子,循着前人的智慧,大修文院库书,这种读书人的盛事一旦完成,陈铮在士林的名声至少要拔高一个层次。当然,种青璟有这样的疑虑也是必然,毕竟在他们眼里陈铮年岁上比起那些古稀而终的君主要年轻太多,却不知这位君主寿命只有短短数年,有些东西就只能

    提前搬上台面。

    同样,他也是一个年轻人,血气方刚,相比于波澜不惊,如今的局面更能勾起他的兴趣,尤其长安,不过如今,许多隔年的棋子开始浮出水面,跟种青璟一样的读书人不在少数,满怀憧憬和抱负。

    仲秋时分,北地率先起霜露,天气阴寒,天上大雁成群南飞,而西夏迁都一事一朝拍案,便是雷厉风行,百官先行,连一点争执都没有,不过因为这一次的临时迁都变故,士子的开春科考也是延后,当然对于已经来到金陵的那些书生士子,西夏朝廷也不会忘,分作三批,跟着护送书籍的翰林院士北上,算是给这些读书人的一些补偿和善后,不过在这期间,百官一走,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官职空缺出来,这才是各个党派世家的硝烟战场,不过以前都是吏部天官批阅,再由纳兰批红,早年时分,纳兰也就随缘看一眼,也就过了,但这一次换做了陈铮批红,倒是让许多人心生了不少退意,好在陈铮也算是大气,八九不离十的全给批了,唯有江南道都御史的人选上落了个圈,换了个姓牧的,叫牧岱,凤阳人,其余则是不详。

    至于柳卿相,则是腾出了位置,落到了监察御史的位置上,柳卿相对此并无意义,原本就是监察御史,然后一步步挪到的都御史位置上,陈铮北上之后,江南道不设刺史,所以御史虽然职小,但权大,之前抽空回金陵便是不想让陈铮为难,他也知道陈铮原本是想让他当江南道的话事人,但奈何牧笠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比他合适太多。

    只不过陈铮走的时候,给了柳卿相一副名单,便是此前批红的名录,柳卿相闻弦声知雅意,笑着接下。

    在陈铮的心里,女婿位置其实有柳卿相的一席之地,眼光够远又不拘小节,行事方面又够果决,不过奈何陈妤方面是他迈不过的一道坎,加之寿命不长,他决定这几年还是当个爹,不当君王了。

    至于徐江南,半年前刚见陈铮的时候,还想着能不能在剑道上再走远一点,可惜大道飘渺,毫无头绪,如今在决意北上之后,闻道之心更甚,反而心烦意乱,落了下成,以至于后来徐江南逢庙便拜,逢寺烧香,虽说知道用处不大,但求一个心安二字。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神话之后 志怪书 五仙门 武圣!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过河卒 剑啸灵霄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为龙之道 左冷禅 九阴九阳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过河卒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神话之后 仙逆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青衿问道 逆仙 阵问长生 仙父 纨绔女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