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山北特区(第 2/3 页)
在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同时,配合城建和交通并举,在广袤的大草原上,按照草场划分钉下一颗颗钉子,一条条纽带将这些钉子串通起来,遍布四面八方,网罩东南西北,使得区府的命令能以最快速度到达每家每户,使得牧民的产出能以最快速度运往指定位置……待这些钉子茁壮成长起来后,或许不用区府逼迫,周围的牧民们也会自动涌向城内,聚集在一起,此为三;
另外,为了加大山北与外界的联系,东西海岸皆需开辟港口,东海岸辐射浅海沿岸,积极开展与北方和东方鞑靼、东北荣耀国、东南索黑小邦之间的海上贸易,西海岸则旨在联系国内和西北鞑靼,谋求开通与巴东洲以及兰贝草原西部东贺诸国之间的贸易,此为四。
以上四项,为臣浅见,具体实行,还需等实际操作后视情形调整。”
夏凡点了点头,总结来说,就是编户齐民、汉鞑杂居、抽丁异调、扶持畜牧、利益捆绑、改游归定、修城监督、铺路贯通、对外商贸……
基本上除了满清对蒙古施行的减丁政策,能用的手段都上齐了,而且许多前辈确实是这么做的,关键都成功了。
“瞿左丞,你有何补想法?也说说。”夏凡又问向区左丞瞿和泳。
“君上,胡参政已将各方面考虑的很齐全,臣十分赞同,臣只补充一条。”
胡令武和高弘毅一样,都还保留着总务参政的头衔,故瞿和泳如此称呼他。
“臣以为,除了废除其武力,捆绑其利益外,还应当统一其思想,或者说信仰!鞑靼人思想野蛮,崇拜强者,有钱就是爹,有奶就是娘,畏威而不怀德,纵然我等对其恩重如山,如其本性不改,难保不会有野心家钻空子拥众捣乱,故,在经济统一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教育,从思想上加强鞑靼人与大夏之间的凝聚力。”瞿和泳侃侃而谈。
胡令武不由得对身边这个新搭档刮目相看起来,“是我考虑不周了,多亏兴游能查缺补漏,日后在山北有兴游辅佐,相比胡某能轻松许多,哈哈……”
瞿和泳连忙道:“参政大人折煞下官了!”
在夏凡面前,两人不好说太多,只能点到为止。
夏凡则在思考瞿和泳所提出的问题。
思想教育,夏凡一直都很重视,不然他也不会早早的就成立了教育局,在新港行台,礼曹主簿排位还在吏曹之前,由此可见一斑。
统一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诸夏历朝历代都是以儒家为主流思想,其他学派甚至教派,想要插手朝堂,要么披着儒家的皮,要么干脆与儒家融合,要么超然物外装大尾巴狼。
总而言之,论同化能力哪家强,诸夏儒学个顶个的强!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