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皇城区(第 1/3 页)
新港特区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城区有九成土地都是被公家所用,用来搞公共建设,剩下的一成中,大半用于人情半送给了私人,并未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极少部分出租或售卖的店铺、住宅,也都是区府这边建好了以后,再转手商家,回报时间长不说,加之那时民间资本不活跃,大夏国人孑然而来,吃的是大锅饭,利润率有限。
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夏一统木刻,国力剧增,人口剧增,有钱人跟着剧增,百姓兜里也变得富余,外国资本又大量涌入,财富的流通大大增强,还这么玩明显不合适,所以要换个方式。
…………
区府会议室,会议继续。
“赖大王圣明,户部在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皇城区’计划。”
接下来,林教先开始介绍“皇城区”计划的具体内容。
简单来说,就是借由王宫的鲜亮名头,围绕着王宫,炒出一个最高端最体面的“皇城区”概念。
想想吧,比邻王宫而居,左右隔壁不是内阁大佬,就是部署高官,亦或者公侯世卿,那份酸爽,那份虚荣,那份成就感……
要面子有面子——还有什么比和国王公卿做邻居更有面子?
要里子有里子——身边全是大佬,近水楼台先得月,搞关系也比别人方便一些不是?
如此表里兼顾,对外谦虚说一声“大夏真正的贵族”、“最接近核心圈的男人”、“低调的大佬”不为过吧?
除了这些不好明言的福利外,实实在在的利益也足够令人眼红。
权贵集中之地,总能少得了高消费?
权贵之家,就是富豪之家,就是有钱,有钱就要追求符合身份地位的享受,享受就要消费,消费就要花钱,有人花钱财富就流通起来,财富一流通生意就好做了,生意好做了赚钱的机会就来了——那还等什么?还不赶紧挥舞着钞票抢占位置?
皇城区的店铺数量可是有限的,排除给官府、王室、权贵的部分,剩下的可交易的名额自然而然身价百万。
嫌贵?嫌贵就不要捣乱,皇城区不欢迎穷逼。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