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虚伪的道理(第 3/3 页)
欧思青青点了点头,脸色微红。
“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李闲笑了笑说道:“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原江南被三个人占据,他们分别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一个叫做魏国,一个叫做蜀国,一个叫吴国。其中建立蜀国的人叫刘备,他在刚刚起兵的时候很弱小,只有几千人马地盘只有一个县。后来他的对手魏国的曹操带领几十万大军来打他,刘备打不过他只能逃走,但他是个仁义慈善的人,不忍心百姓落入曹操的手里,于是带着全县的百姓一块跑路。”
“刘备手下有一个非常有名非常有本事的人,叫诸葛亮。他劝刘备说,主公啊,你这样带着十万百姓拖家带口的撤离,一天连二十里也走不了,如果被曹操的军队追上就坏了。不如将百姓丢弃,咱们轻装赶路还能甩开追兵。刘备不答应,说我不忍看着百姓因为我而受到牵连,一定要带着百姓一起走。”
李闲问欧思青青:“你觉得,对百姓来说,是刘备仁义,还是诸葛亮仁义?”
欧思青青不假思索的说道:“刘备啊,他不忍心百姓受苦受难,宁愿自己被曹操的追兵追上也不丢弃百姓,自然是刘备仁义。”
李闲笑了笑,摇了摇头:“事实上,你错了。”
“就因为刘备带着十万百姓一起逃,每天也走不了多远,虽然诸葛亮用妙计一再阻拦曹操的追兵,但最终还是被追上了。为了杀死刘备,曹操的人马奋力的往前追杀,挡在他们面前的无论是刘备的士兵还是百姓都被杀死了,十万百姓被杀了多少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他们没有跟着刘备一起走,曹操的人马没有必要屠杀百姓。”
“如果他们留在家里,那个县就变成了曹操的地盘,他们也就变成了曹操的百姓,曹操为什么要杀他们?难道曹操就不需要百姓吗?如果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只带着自己的军队逃走,他的士兵会因为百姓的拖累而战死吗?那些百姓……会遭到屠杀吗?”
“所以,看起来仁义的刘备其实就是个白痴,说句比较阴暗的话,谁知道他一意孤行带着十万百姓一起逃走的目的,是不是就是想用百姓为他挡住曹操的追兵?看起来不仁义的诸葛亮,其实才是真的为百姓着想,因为他知道,无论曹操这个人多阴险,他的国家也是需要百姓的,没有百姓,能称为一个国家吗?带着百姓一起走,那么百姓就会被屠戮。如果丢下百姓呢,百姓就变成了魏国的百姓,他们要向魏国缴纳税赋,保护他们的人,从刘备的兵变成了曹操的兵,就这么简单。”
欧思青青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她想了很长一会儿,缓缓的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安之。”
是啊,如果刘备不带着那十万百姓一块走,那么曹操有必要去杀百姓吗?他要杀的是刘备,不是百姓!
安之虽然将那些巨野泽的百姓都赶了出去,但真的就是害了他们吗?如果张金称带着几万人打回来,巨野泽里的百姓是帮助张金称还是帮助安之?如果有人偷偷将张金称的人马放进来,安之的士兵和张金称的人马厮杀,到时候巨野泽中,无论谁战胜,会死多少人?那些百姓,会死多少?
这是欧思青青的感悟,也是李闲给她的感悟。
事实上,李闲自己心里却根本没有这些烦恼。因为他真真切切的明白一个道理,要想保护百姓,自己还远没有那个资格。能保住自己,保住自己的亲人和手下,这才是现在该考虑的事。
在你死和我死之间做选择,自然是你死,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