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精神上的支柱(第 3/4 页)
晏菲抿了抿嘴,觉得这回答有点不大气,和农村致富,小康计划,完全没关系,没达到预期。于是通知摄影师暂停,然后开始沟通,你能不能这样说云云……
其实不是吴涛不会说话,而是他故意而为之。
如果对方早几天过来,在客流量涨势还不明朗的时候,他没准会卖力地配合一下,顺便宣传造个势。
可是现在,客流量稳定在2oo人次以上,并且在缓慢上涨。
所以不管他说的怎样,只要上了新闻,带来的广告效应就足够了。
另一方面,他也不想把农家乐描绘的太诱人,免得全市农村争相效仿。到时候肯定要死一大片,亏一大笔钱。毕竟这年头农家乐市场的体量是非常有限的。
听着日后著名主持人的悦耳嗓音,嗅着对方身上散出来的体香,吴涛频频点头,这样说没什么大不了,也不会造成过度宣传。
于是采访继续。
……
“你觉得农家乐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的客人?”
“我觉得这是城市生活的人群,长久以来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一种身心的回归。东晋诗人陶渊明曾经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想我们每个人心底,都有这样一份美好的期盼。另外我家的葡萄园,有我爸妈的专业打理,一般农村见不到这么漂亮的葡萄园。”
说完,看了一眼晏菲,就是这么自信!
晏菲美目一扬,这个答案并非出自她授意,倒是回答得不错。
采访结束,吴涛拉着摄影师,交流了一下采景技巧。对于自家的葡萄园,他最清楚从哪个角度去拍摄,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把葡萄园拍得美了,在新闻中播放出来,那就是免费的广告,自然要上点心。
摄影师大叔按照他的指点去拍,很快完成任务。
送走记者,回到饮料摊前,他现黑蛋总是心不在焉地往家里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