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人才(第 2/4 页)
“农家乐经营的挺不错吧?”
“拖安叔的福,很顺利,也很受欢迎。”
“那依你看,这种模式在农村有没有统一推广的价值?”
“有肯定是有!”吴涛话说得两面玲珑,“但是也要看推广到什么程度。”
这带着官腔的回答,安定国一听,顿时眉头一皱。
吴涛续道:“如果说在农村毫无顾忌地大批上马,那是万万不行的!一是农家乐市场体量不大,展起来还需要时间;二来各村农民素质不一,无法统一管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诸如此类的官面文章,吴涛肚子里不知凡几。
前世在邮政局坐办公室,没少接触此类形式的公文。怎么说都对,而且还挑不出毛病。
有心人觉得有几分道理,无心之人觉得这简直就是废话。
安定国眉头舒展开来,显然他是觉得有几分道理的。这也是他从撮合市电视台宣传,到统一论证农家乐模式这段期间,所分析出的有效结论。
“那你觉得,如果在每个村,搞一个别具特色的农家乐,是否可行?”
问出这个问题,安定国是满怀期待的。然而吴涛依然无情地摇了摇头。
“为什么?”
“仍然是农家乐市场体量问题!北江作为个农业大市,工业基础太过薄弱,工业人口占据少数。这部分人口的旅游需求和消费能力,无法形成足够的购买力。而农家乐旅游,只是整个旅游消费市场的一小部分,没有足够的市场支撑,只会造成内耗竞争,毫无裨益!”
安定国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回答实在是一针见血。
如此深刻的分析,竟然是出自一个中学生之口?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