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就这么走了(第 2/4 页)
刚到海兴,徐清就惊讶了,原来不过架几口锅熬盐的盐场,如今已经有了绵延几十里的方块盐田。徐清记得当初没有教他们晒盐的啊,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尽的。
徐清骑马走过,正在盐田里忙活的盐农走了过来:“哦呵,客人来买盐?”
“怎么卖?”
“现捡的五文钱,慢熬的加二文钱薪火。”
“不买不买,你这里太少,我要多的……”
“客人要称石,去那头,有盐库!”
“多谢多谢。”
徐清轻夹马腹,噔噔噔地离开了。走得不远,又看见一片被翻开却没有种植痕迹的土地,地里有几个农夫在行垄,扒沟。
上前打听,原来以前这里是沙地,后来有许多改造浅盐碱地时挖出来的土都被运到了这里,于是有的农民趁着无事,把土扒开,平整好,挖了沟,这样等雨一下,就能将土里的盐分洗掉。沙地透水性好,就算不挖沟,也能将盐分沉到最底下。
徐清问农夫,既然土被运到了这里,那改造的盐碱地肯定不远吧?
不远,你骑马往那头,一鞭子就到了。
徐清看准了方向,响了一鞭子,一溜烟跑走了,留下那农夫嘟囔道:咦?这个官人的马怎么跑得这么快?
一鞭子的结果就是,徐清错过了一块改造地,却拉不住马,只能紧握缰绳,让马自己乱跑。
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倔马不听徐清的话,却带着徐清到了一个交叉路口。这路口此时正在赶集,摆了好几十个担子,有上百人在肩挑手提赶集,却没有代步的牲畜,看来都是附近的村民。
忽的,赶集的人群里一阵“啧啧”称奇的声音,然后又是一声齐呼:
“哦!”
徐清心里一动,难道是有人变什么戏法?也好,去看看唐朝有什么戏法,想必也比较低级,一看就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