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曹操的决断(第 3/3 页)
陈群的话,也是极有技巧的。整句话都是在暗示曹操,刘备可能不是刘协的忠臣,但不能完全的肯定刘备就不忠诚于曹操。
明主天下归心嘛。
荀彧闻言皱起了眉头,不悦的看向陈群。这个陈群,说起来也算是多年的朋友了,但是除了清德,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以外,对于观人却是一窍不通,因此尽干一些蠢事。
刘备这个家伙,肯定是个野心家,尽早除掉,对于曹氏,刘氏都有好处,这都不懂,真是。
“长文所言差矣,一个人的私德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孝道。所谓孝道有二,其一是孝敬父母,其二是尊重祖宗,以祖宗基业为荣。当年光武皇帝见祖宗基业衰败,愤而起兵,终继前汉而开创今汉,光武皇帝才是有大德的人。而今刘备不忠于天子,就等于是不尊重祖宗基业,就等于是私德有亏,这种人岂能称作是忠臣?”
荀彧也暗示曹操说道。
即不尊重于刘氏祖先,又何以能做曹操的忠臣?
“文若当真是有些武断。”陈群虽然有些地方愚蠢了一些,但毕竟是君子,见此也不发怒,只是摇了摇头,说道。
二人正在争辩,这个时候,郭嘉凝重的对着二人举拳说道:“二位都错了,而今不是该杀或者是保刘备的时候,而是该考虑该不该派遣刘备南下的时候。”
说着,郭嘉举拳对着曹操说道:“明公,当初我反对派遣刘备南下,而明公却是犹豫不决,不知道而今是什么心思?”
郭嘉还是原来的立场,那就是即不能杀刘备,因为刘备有德望,杀之有损声望。又不能放走刘备,因为刘备有雄才,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因此,郭嘉即不支持荀彧,也不支持陈群,他只死死咬着该不该派遣刘备南下这个问题向曹操进谏,绝对绝对不能放走刘备。
“此事暂且作罢了。”曹操本是皱起眉头的,虽然说他善于决断,但是一方面是有先天的优势,一方面也是因为帐下的谋臣,从来没有一次向现在这次一样,分成四个派系,所以曹操是真的犹豫不决了一次。
但是郭嘉的问题就简单很多了,到底该不该放走刘备南下汝南。这件事情,曹操是偏向于不妨走了。
与天子一起用膳长达一个半时辰,不管是不是有猫腻,总是让人起疑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