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急登大宝(第 1/3 页)
梁帝的灵柩经过一番折腾之后,最终是在帝陵下葬了。完成了这件事,襄王便是准备登基了,当然在登基之前他还是需要做一做样子的。在朝堂之上,每当有大臣建议由襄王继任大统的时候,襄王总是以梁帝刚刚入葬或是叛党未能全部剿灭为由推辞。
这种推让不过是一种政治作秀,这是大多数朝臣都明白的。识时务的人在这个时候必须要坚定站在新君的一边,为的就是日后新朝代中有自己的位置。于是每当襄王不接受朝臣的动议,第二日便又会有朝臣谏言要襄王继位,讲出的都是牵涉家国天下的大道理。
襄王照例还是推辞的,不过他很有分寸,在推辞了几次之后便是时候答应了。
“殿下!为了大梁的千万臣民!为了大梁这千里国土!殿下您一定要早日继承大统啊!新君即位才能安定国家,才能重整大梁啊!”
张淮远有一次开始了他的卖力演出,这一次他是拿出了死谏的决心了,一颗头在地上一个劲的磕头,咚咚咚的响声在明元宫内回响。
蔡琰也是热爱凑热闹的主儿,该想办法的时候他躲得远远的,但是这种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立功的事儿,他是一定不会错过的。
“殿下!方今天下,外敌环伺、内乱未定,正是需要一位明君圣主来拨开层层迷雾,带领着大梁披荆斩棘、开疆拓土!”
蔡权对于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也是无可奈何,他偷看了儿子一眼,人家正是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情,毕竟这番话算是拍中了马屁了。
果然,襄王对于几位大臣的话很是受用,正打算开口应承下来,那么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登基事宜了,虽然襄王早就已经命礼部开始筹划了。
谁曾想,又是廖臻,又是廖臻!他就是总爱在不恰当的时候出来给自己使袢子。
“既然殿下没有做好登基的准备,那么微臣认为殿下的顾虑是有道理的。殿下大可以先行代理朝政,而不必急着拥有皇位这个负累。”
“廖臻,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让殿下无名无实么?放眼天下,能继承皇位的除了殿下还能有谁?”
蔡琰怒斥廖臻,张淮远冷冷看了廖臻一眼,这个时候都不用他出手,有蔡琰在就行了。蔡权想要发作可是碍于在朝堂之上,他只能硬生生将怒气忍在肚子里。沈千汲倒是乐得在旁边看热闹,廖臻越是惹襄王生气他就越开心,至于原因,目前只有他一人知道。肖默言明白廖臻也不过是气一气襄王而已,可是现实摆在眼前,也不是他们随便两句话就能阻止襄王登基的。
“廖大人以为还有谁能坐这把龙椅?”襄王为了表示自己对于梁帝的尊重,每一次上朝都不坐在正中的龙椅之上,而是站在了一旁听着百官的奏报。“难不成是萧云祈?那个谋逆作乱,已经被褫夺了所有封号,眼下是逃犯的人?”
“豫王是否真的有罪,还是需要交由大理寺审查的,很多时候眼见的不一定为实!”
“你住口!本宫已经说过了,他已经被褫夺了封号,你还敢称呼逆贼为豫王!说到大理寺,如今的大理寺已经被烧得只剩下不到一半,这些都是拜萧云祈所赐!你还敢在这里一而再再而三的为逆贼说话,本宫看你也是逆贼的同党!”
廖臻正视着襄王,他脱下了自己的朝服,放下了手中的玉珪,以白衣之身说道:“臣一直以来都是秉持公正论断的品性,如今已经不能见容于殿下,那么还请殿下准许臣致仕!”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