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一群被国家遗忘的人(第 2/4 页)
石正峰冷笑一声,说道:“郑公那种人,为了一己私利,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他借着平乱的机会,扩展自己的势力,据说他现在手里已经有了两万多兵马。”&1t;/p>
&1t;/p>
鲍尽忠说道:“他手下那些兵马,就是有二十万,那也是二十万个废物,上了战场就是二十万颗等着挨砍的脑袋,不足为惧。”&1t;/p>
&1t;/p>
石正峰说道:“两万多人毕竟不是小数目,郑公人多势众,又有姜太后支持,他真要是作乱,郑国难免又是生灵涂炭。”&1t;/p>
&1t;/p>
鲍尽忠说道:“哎呀,正峰,这些事情是郑直想的,和我们没关系,休整一段时间,我们就回杞国了。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喝!”&1t;/p>
&1t;/p>
石正峰的担忧也是郑直的担忧,叛乱平定之后,郑直了一道圣旨给郑公,叫郑公不要回新郑了,直接去京州就藩。&1t;/p>
&1t;/p>
中古世界,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君位,其余的儿子则分封给他们一些土地,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上去,叫做就藩。&1t;/p>
&1t;/p>
按照礼法规定,郑公二十岁的时候就该到封地就藩去了,但是,姜太后疼爱郑公,以郑公体弱多病为由,一直不让郑公去封地就藩。&1t;/p>
&1t;/p>
现在,郑公年近三十了,还生龙活虎地在战场上领兵打仗,再不去就藩,就没有理由了。&1t;/p>
&1t;/p>
郑公思前想后,最后还是接了圣旨,带着队伍到了封地京州。&1t;/p>
&1t;/p>
公子在封地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封地的城墙规定修建多高多高,出了这个高度,就是僭越。封地的护卫规定最多能有两千人,过了两千人,就是谋逆。&1t;/p>
&1t;/p>
郑公自然不会把这些限制放在眼里,他到了京州之后,就开始广积粮、高筑墙,手下两万多兵马一个也没裁撤。&1t;/p>
&1t;/p>
石正峰心想,郑直、郑公兄弟刺刀见红的日子,为期不远了。&1t;/p>
&1t;/p>
京州那边一派备战的景象,新郑这里,看上去还是歌舞升平、太平光景。&1t;/p>
&1t;/p>
石正峰闲来无事,带着马汉、田丰骑着马,四处游逛,来到了新郑城外。城外是一片广阔的天地,石正峰和马汉、田丰策马狂奔,享受着度的激情。&1t;/p>
&1t;/p>
奔跑了一阵,石正峰回身一看,马汉、田丰已经被他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他勒住缰绳停了下来。马汉、田丰气喘吁吁,追了上来。&1t;/p>
&1t;/p>
田丰说道:“大人,您这骑术真好呀,我们俩自愧不如。”&1t;/p>
&1t;/p>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