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结拜三兄弟(第 2/4 页)
唐四方赶紧摆摆手:
“不用了,今天主要是挑几个仆人(仆人比家丁低一等,基本上签的都是卖身契),负责打扫庭院,清理卫生的。我三弟让你办的那些个家丁,你可要上心了,千万别让别家抢了去。”
唐四方边说着,边指了指一旁笑而不语的张一白。
掌柜的在牙行也是有头面的人物,店铺做的很大,仆人这种赚不了几个钱的生意早就不做了。
“那感情好,浦头那里聚集了上百个逃亡过来的流民,公子尽可以去挑选,中午我在宝玥斋等着你吃酒,千万给老夫一个薄面。”
唐四方笑着用手指了指满脸堆笑的掌柜,算是默许了。
让谁找家丁也是找,交给曾经合作过的商家反倒省心。
经过宅院这场买卖,唐四方对掌柜的印象不错。
牙行其他掌柜的听到这边的动静之后,纷纷出来站在门口等待。
牙行不成文的规矩,当有一个掌柜的跟客人谈买卖的时候,其他人不得上前参和。
待唐四方告别,这些人一个个跟自来熟似的上前跟唐四方攀谈。
唐四方忽然觉得自己站在了舞台中央,世界的中心。
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的体现在脸上。
意气风发的他拱手跟大家一一别过,被张一白拉着来到浦头。
浦头有篮球场大小。
没来到跟前的时候就闻到了一股恶臭的味道。
绕过知府衙门的善粥坊,约莫上百个流民出现在唐四方眼前。
他们有的病怏怏的躺在地上。
有的半跪着抬头木然的看天。
有的坐在角落耷拉着脑袋。
......
唐四方游走于武昌府的大街小巷,见惯了张一白这些乞丐们的模样,心里已经提前有了预警。
但这副悲惨的场景还是让他作呕。
跟他们比,
后世那些难民简直活在天堂里。
张一白八岁的时候就是这样跟着要饭的大军来到武昌府讨生活的,所以他心里充满的同情。对这里的味道一点也不觉得抗拒。
因为张一白不止来了一次,
流民中有人认得他。
见他到来,立刻站起来,装作一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健康人形态。生怕在他面前跌了分数。
张一白主动走向前,把之前订好的五个人喊到跟前,领着他们去找在膳粥坊下面台阶上坐着的唐四方。
“大哥,就是他们五个了。”
唐四方打眼望去,五个瘦骨嶙峋,可以用皮包骨头来形容的流民战战兢兢的站在唐四方面前。
他们一个个眼光木讷,却努力装作头脑灵活,四肢发达的样子。
像极了后世那些找活市场上渴求雇主下单的农民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