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揣摩圣意(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 2/4 页)
再联系到天子降下的那道密旨,堵胤锡心中一时了悟。
明眼人都能看出李自成如今是丧家之犬,被清军一路追赶到了九宫山,失败身死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天子在圣旨中所说的关注湖广局势是不是指的就是关注九宫山战局呢?
或者说天子让堵胤锡时刻盯着的就是李自成什么时候死。一旦李自成身死,便是堵胤锡出手招降顺军余部之时?
堵胤锡越想越觉得天子就是这个意思。
对天子来说,李自成毫无疑问就是杀父弑君的仇人,只要李自成活着一天,天子就不可能招降顺军。不然即便满朝文武不说什么,天子自己心中的那个坎就过不去。
而如果李自成死了,就可以把兴兵作乱、逼死烈皇的罪名全都推到李自成身上。其余顺军将领最多只是盲从,罪责小了很多。
天子真正看重的是顺军的兵马,毕竟相较于湖广大部分官军,顺军残部的战斗力明显高出了一个档次。
李自成一旦身死,顺军内部必定会四分五裂,朝廷这时候若是招降,他们归附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四川的张献忠姑且先不论,这场逐鹿天下的争夺多半会在大明和建虏之间展开。
利用一切机会吸纳兵员良将提升自己的实力,对大明来说十分重要。湖广作为产粮大省,建虏势必垂涎,将来在此地爆发大战的可能性很大。堵胤锡更是要早作准备。
当然这一切都是堵胤锡的推断,天子在圣旨中并没有明说。如果堵胤锡把事情办砸了,天子也不会有任何名节上的损伤。一切都是堵胤锡妄自忖度上意。
这让堵胤锡想到了当年的陈新甲。
陈新甲作为兵部尚书时暗中派人和东虏商谈行款议和之事,后来其家仆不慎把议和密函当做塘报交由各衙门传抄。
此事顿时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众朝臣纷纷上疏弹劾,请求崇祯皇帝处死陈新甲。
崇祯皇帝一开始还想把此事压下去,弹劾陈新甲的奏疏一概留中不发。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