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今晚有肉吃!(第 2/3 页)
盛爱国动作麻利,耐力足,稻杆咻咻不断地倒下来,他跟着往前移动。两个小姑娘跟在盛爱国身后,速度同样不慢,仨孩子收割水稻的速度几乎能赶得上大人。
村民们偶尔抬头看过来,皆是一脸的赞叹,这仨孩子干活真卖力,可惜他们做得再多也只能拿半个工分。
大多数人是持赞赏的态度,毕竟抢收时节,追求的就是干活干得多又快。
但事有例外,总有些人在背地里嘲笑这仨孩子太蠢笨,只拿那么点工分,却干那么多活,不是笨是啥?
林小玲家的三个孩子就是这么想的,他们干多干少都跟盛爱国仨领一样的工分,少干点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他们还是孩子呀,干得少不是很正常嘛?
不得不说,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林小玲又懒又馋,她生的仨孩子好的没学到,懒和馋学了十成十。
不光是林小玲的仨孩子这么想,事实上有不少人也是这么想的,干多干少领的工分都一样,花那么多力气干啥?
不需要徐铁柱等村干部催促,大家伙精神饱满地积极干活,抓紧时间把地里的稻谷收割好,打粒,晒干,入仓,交公粮,最后到他们最期待的事情——分粮!
现在是1961年,农民们的劳动积极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没那么多人想着浑水摸鱼,大家伙俱是汗撒土地,卖力干活。
再过个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干多干少都一样的现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大大减弱,导致不少矛盾和问题的发生。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啦,现阶段是抢收的关键时期,哪怕是有人存着浑水摸鱼的心思,周围的人个顶个能干,干得热火朝天的,你也不好意思干得太少不是?
收割水稻不是个轻省活计,稻叶长着“小利齿”,稍微不注意就会划伤皮肤,地势低洼的水田里还会有水蛭。
盛夏连着做了一个多钟的活,累得不行,停下来伸伸腰,养精蓄锐。
她甩着手腕,回头看到空了一大片的水田,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干活的时候累个半死,回头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情瞬间变得特别美丽。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