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姜还是老的辣【2合1】(第 2/4 页)
过不多时,就听里面传出抑扬顿挫的嗓音:“陛下有旨,宣顺天府治中孙绍宗觐见。”&1t;/p>
孙绍宗忙弓着身子上前,跨过了那道半尺多高的门槛,一边翻身跪倒口尊万岁,一边偷眼观察这御书房里的状况。&1t;/p>
出乎意料之外,此时御书房里除了广德帝与戴权,还有五名朱紫重臣在列。&1t;/p>
最上的不是旁人,正是曾遭过牢狱之灾,导致儿子头上染了绿的,内阁次辅贺体仁。&1t;/p>
敬陪末座的两个,则分别是户部尚书赵弘,与兵部尚书卢彦斌。&1t;/p>
另外两人因角度原因,一时看不清面目,但根据位置推断,应该也都是内阁大学士无疑。&1t;/p>
这样一来,除去正在养病的辅,以及递交了辞呈,却还没彻底走完程序的徐辅仁,内给三位大学士都已经到齐了。&1t;/p>
再加上户部、兵部的两位堂官……&1t;/p>
孙绍宗心中的忐忑,顿时便消弭了大半。&1t;/p>
因为这阵容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要议论宫闱秘事的样子。&1t;/p>
而从户部尚书与兵部尚书联袂出席,其余四部却并未参与其中来推断,这次的会议要讨论的内容,八成和五溪蛮族叛乱脱不开干系。&1t;/p>
再仔细想想,这时候召开军务会议,倒真是个平复人心的好法子——至少能显示出皇帝智珠在握,并未太过在意义忠亲王的‘国丧’待遇。&1t;/p>
当然,这样一来,今儿怕是必须要商议出个结果了,否则在国丧期间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最后却连个响动都没有,岂不是让外面的大臣们凭空生疑?&1t;/p>
果不其然。&1t;/p>
礼毕平身之后,就听广德帝吩咐道:“孙治中,你且将那天在景仁宫的说辞,向诸位大人复述一遍。”&1t;/p>
孙绍宗忙恭声应了,然后将自己准备以少量精锐,选择五溪蛮族中的弱小部落作为突破口,展开不对称的突袭行动,继而挑起五溪蛮族内乱的作战方针,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1t;/p>
这原本是当初临时抱佛脚,胡乱想出来的主意,不过这些日子思前想后的,自然比最初的版本完善了许多。&1t;/p>
而等他说反之后,这御书房里五名重臣,倒给出了四种反映。&1t;/p>
户部侍郎赵弘喜形于色大点其头。&1t;/p>
兵部尚书卢彦斌忙口‘荒唐’、‘不知所谓’。&1t;/p>
两位终于露了正脸的大学士,则是眼观鼻鼻观心,似乎已经了然于胸,又似乎压根没有听懂。&1t;/p>
至于次辅贺阁老,初时见他脑袋一点点的,好像是在赞同自己的说辞,谁知说完了一瞧,他还在那里时不时的把头往下一垂。&1t;/p>
这老头……&1t;/p>
该不会是在打瞌睡吧?&1t;/p>
“陛下。”&1t;/p>
孙绍宗还在试图搞清楚,贺阁老到底是梦是醒,兵部尚书卢彦斌便果断出列道:“五溪蛮族的成年丁壮不下三万之众,况且前者攻破府县、屠戮朝廷命官,如今士气正盛,也必然会防备官军的报复。”&1t;/p>
“当此之时,合该兴堂堂之兵,镇之以雷霆,又怎可寄望于区区数百人的匹夫之勇?”&1t;/p>
“若是一旦事有不谐,贼人挟两胜之威,官军却是再而衰、三而竭,恐怕湖广一省都要因此而糜烂了!”&1t;/p>
说着,他又躬身抱拳道:“区区黄口孺子,又那里识得兵凶战危?还请陛下切莫听信他的空口妄言,以致坏了军国大事。”&1t;/p>
“哈哈!”&1t;/p>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