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084章 人物(第 1/2 页)

    他的北伐论是建立在“满清崩溃论”的基础上,即他判断“彼虏有必亡之势”,依据如下:

    皇太极兄弟众多,顺治帝兄弟稀少;

    皇太极时人才济济,顺治帝时都是庸劣之辈;

    皇太极时崇尚武事,顺治帝时日益汉化,武事渐废;

    顺治帝“虽曰英雄,荒于酒色已甚,其势不久”。

    他认为北伐的可行性在于:

    中原豪杰义士会群起响应;

    满清不尚武事,辽沉防备空虚;

    朝鲜向清所贡岁币都在辽沉,北伐期间可资军用;

    丁卯、丙子胡乱中有数万朝鲜俘虏,可为内应。

    因此,孝宗计划在十年内培养精锐鸟铳兵10万人,等待清朝内乱,然后出兵直抵山海关外。

    而且为了实施他这个北伐计划,李淏无心尝胆暗中也做了很多准备。

    奈何,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也很残忍,因为这个时候清廷已经入关,且横扫中原,屁股越做越稳了,而中原那些反清势力都是一盘散沙,越来越散,一击即溃。

    另外一方面,经过那么多年清廷的殖民,朝里越来越多的王臣膝盖也越来越软十之八九都开始亲清了,他曾召见了一些家属死于丙子胡乱的大臣,稍微透露北伐之意,但都“皆邈然无以为意”。因此,孝宗后期经常叹息“日暮道远”,流露出深深的挫败感。

    而且北伐计划属于机密之事,若被清廷知道,他必死无疑,所以他也不可能光明正大问臣子:谁赞同谁反对,只能挨个旁敲侧击,然则朝中十之八九都是反对的,唯宋时列。

    这宋时烈是谁?是李淏最早的师傅,丙子胡乱之后十余年间拒绝出仕,隐居乡野,哪怕是李淏从沉阳回来之后,李倧让他出山继续教导李淏,都被他拒绝,直到仁祖死了,李淏上台之后才出山,也是唯一赞同李淏的北伐计划的,由此也可见他对仁祖投降清廷一直耿耿于怀!

    但这时候,李倧父子要密谋大事,必须要找信的过的人才行,宋时烈当然是人选之一,但他因为他对仁祖心存芥蒂,一时之间说不动他出山。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大清要完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办公室潜规则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