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朝会(第 2/4 页)
“李氏?”群臣疑惑不已,议论纷纷,难不成是……
“陛下说的莫不是叛臣李清一族?”太师杨开皱了皱眉,站了出来。
“正是。”微生昭眯起了眼睛。
宇文烈见状,也站了出来:“那李清兵败降敌,丢我大周脸面,陛下当初只是将李氏一族贬为奴隶,已是宽宏大量了,不知今日为何要赦免他们?”
自从丞相一职空缺后,三公便成为了其替代品。大部分情况下,以前丞相一人能决定的事,变成了需要三公共同拍板。
而自从太傅司空权失去实权之后,杨开便与宇文烈一文一武分庭抗礼,两人平日里也多有不合。不过今日听到李清的名字,竟罕见地共同声讨起来,于是朝臣不禁将最后的目光落在了墨君身上。
毕竟这个奏表是墨君呈上去的,朝中三位大人物的事,自己还是先观望一番,暂时别插手为好。
“太师大人、太傅大人有所不知,本将军平定天心宗,还得是多亏了李清之子李然暗中相助,否则胜负难料。”
墨君向前走了几步,拱手道:“此战若要论功行赏,李然当记头功。又念其以身殉国,实属壮烈,李氏的忠心日月可鉴,这也是他的赎罪。”
“哦?此话怎讲?”宇文烈挑了挑眉,来了兴趣。
于是墨君学着说书人一般,夸大其词、慷慨激昂地描述着李然的功绩,末了还不忘声泪俱下,捶胸顿足。
“咳咳!”微生昭看着墨君这浮夸的表演,尴尬地咳了一声。此时他见大臣们议论纷纷,口中又皆是夸赞之词,心中已有赦免之意,于是开口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臣没有异议。”宇文烈拱手道。
“臣亦没有异议。”杨开也不甘人后。
见两位大佬都表态了,其余人也纷纷附和:“臣附议。”
微生昭点了点头,此事就这么定下了。其实这对他来说并非什么坏事,反倒是有助于大周聚拢人望,收买人心,而李氏一族也会因此而感激涕零,两全其美。
“第二件事……”微生昭脸色沉了下来,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天心宗囚犯在押送回京途中之时,被来路不明之人劫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