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兖州投降(第 1/3 页)
曹休的思维很简单,就是这两家绝对不会齐心合力,合兵一处,一定无法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关索来徐州,也省的他在中原腹地搞破坏,也好堂堂正正的与他交战一番,挽回从前丢掉的颜面,不过曹休只是有些发愁,并不确定关索能来徐州。
桓范接到曹楷带来的口信时,一时呆若木鸡,没想到关索竟然会使用如此下作的招式,简直非人哉!
若是誓死不投,关索说要亲自带着自己的族人来到昌邑城下,一个个砍给自己看,这件事对自己的威胁很大。
若是投降,那必定遭到大魏的口诛笔伐,自己在刘备那里的前途也不知道如何,关索说的好听,什么乃是第一个弃暗投明的大魏刺史,必定会得到大汉皇帝的重用,是为了叛朝尽忠,还是为了家族将来更好的发展。
孰重孰轻,关索让桓范自己掂量。
兖州境内,关索如入无人之境,派出五百人马,便可返回豫州抓住自己的族人。
桓范看向曹楷,曹楷自然不肯说什么,自己封地已经落入敌军之手,若是刺史想要投降,自己无话可说,若是刺史誓死不降,那自己定会亲自给刺史写奏表禀明陛下,虽然没什么卵用。
对此,桓范更加无奈,遇上这么一个滚刀肉,简直丢曹家的脸。
曹楷的潜台词,兖州现在可是你自己做主,出了事情,我不会接受这个烂摊子,本来先皇对我父就有防范,此时更不会把事情揽在自己脑袋上,也别把过错往我身上推。
桓范这才真切的感受到,曹楷果然没有外界传言那么不堪,只知玩乐,他们曹家人没有一个好相与的。
不过也是,曹楷封地被攻破,‘逃’到桓范这,立马夺权,上没有皇帝任命,下没有兖州官员作证,在加上天子才继位不久,值此大魏危难之际,国都被围,宗亲没有征兆的自领一州州牧,要说没点心思,谁会信啊。
说不好,还要扣你一个勾结敌军的帽子,谁让关索祭拜你父闹的天下皆知,还说了模糊不清的话,曹彰身强力壮,却英年早逝,也许,大概,可能是死于非命,可惜,可悲之类的,指桑骂槐,谁听不出来。
是不是等着国都攻破,曹楷他好顺利继位,这种犯忌讳的事,洗都洗不清,曹楷才不会上赶着做。
皇位之争,自古没有任何亲情,兄友弟恭,不存在的。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