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倒数五下,不改主意就别怪我不客气(第 1/4 页)
按照辈分来说,戚继光跟李如松的父亲,辽东总兵李成梁乃是同辈。
戚继光在蓟州担任总兵的八年时间里,与李成梁的关系相当不错。
两人还曾配合作战,完成了对蒙古北蛮子部落的歼灭。
这也是戚继光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因为此战立有大功,被朝廷进封为太子太保,之后很快又进封少保。
这是戚继光人生的顶峰时期,也正是在这之后,才有了“戚少保”这个称呼。
此外,李如松的兵法老师徐渭起初北上投奔的人也是戚继光。
戚继光认为徐渭颇有才华韬略,便把他推荐给了李成梁,最终才得以顺利的成为李如松的兵法老师。
这些旧日的过往,戚夫人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
听到下人来报说是李如松来访,她有点意外。
这李如松不是在山西当总兵么?
怎么一大清早的竟会出现在自己府苑门口?
不过意外归意外,毕竟他是朝廷的正二品大员,礼数不能丢。
吩咐下去赶紧开门迎客,又叮嘱了秦良玉回屋换衣服喝姜汤。
王婆婆也急忙回房,换身正儿八经的衣服再去接待这位风头正盛的李总兵。
前院门口,穿着一身锦衣华袍的李如松跟着戚府的下人来到堂屋。
喝着下人端上的热茶,过了片刻。
王婆婆款款而至。
李如松赶紧起身,先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军礼:“戚夫人,晚辈冒失来访,还望戚夫人多包涵。”
“不必见外,咱们两家是老交情了。”王婆婆落落大方,走到桌旁坐下,“不知道子茂你此次不远千里而来,所为何事?”
“晚辈只是顺路而来,知道戚少保现在衣锦归乡,在蓬莱做个逍遥翁,特来拜访。而且晚辈还特意从山西挑选了几件礼物来,有太原的玉雕,平遥的推光漆器,还有一些零碎物件,不成敬意,还望戚夫人笑纳。”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