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中医院,为什么要分科?(第 3/4 页)
当所有学员踏入华夏中医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国家就会出手为大家解决掉所有的后顾之忧。
也就是说!
从这一刻起,所有学员就不应该再去为区区的金钱琐碎奔波劳累。他们应该做的,就是努力的学习好学校开设的各门功课,尽可能的给自己充电,争取早日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人才!
从学校出来后,夏浩然看了看时间,转身进入了中医医院。
按照计划,中医医院要在中医大学开学三个月后正式开门运营,如今正是紧张的筹备阶段。
华夏中医医院,夏浩然并没有打算采取时下绝大多数中医医院那样,分为内、外、妇、儿等诸多个科室,而且还越分越细。
说真的。
就连夏浩然都搞不清楚,这样的分科对于中医来说,到底是进步了呢?还是退步了呢?中医最为擅长的就是整体辩证,这种全方位看待事物的观念,正是中医的精髓之所在。但是如今,很明显这种精髓已经被丢失而不复存在了。
或许。
在当代西医的诱导下,患者会理所当然的选择盲从和跟风。可能在他们眼里,相对于中医颇为虚无缥缈的“望、闻、问、切”来说,当代西医的各种先进设备和检测仪器,才会让他们心里更加的踏实,才能让他们的钱花的更值吧。
就像夏浩然在世界医学大会中所说的那样,中西医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在临床上中的医学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差异。
中医院,为什么要分科?
正儿八经的中医医院,为何非得照搬当代西医那一套?乱七八糟的专业越分越细,科室也越来越多,而且,就连医生与医生、护士与护士之间也因病症科室不同而泾渭分明,这又是何苦呢?中医讲究宏观地分析,整体地把控,而治病的过程就是一站式服务,只要你找到了一位真正的中医,他就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
这种分科,或许会在自己所关注的领域,研究得越来越深入;但是,越是深入就越是会缺乏一种立体的思维、整体的判断,以及对全局的把控,最后,只能变成一个只能治疗局部病症的不健全的半吊子医生。
就像夏浩然曾嘲笑那些医生那样,一名驰名中外的医学泰斗,也许他连一例普通的感冒发烧症都不会处理;一位心脑血管方面的教授,却不会处理一例普通的腹泻拉肚子……而这,才是医生的悲哀!
其实。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