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美人从天落(第 2/3 页)
我想,他的意思是,在保山边防支队,下象棋,无人是他的对手。
“书就不说了,从小学开始练,有些心得,但是离大气象大境界,离入古出古,离自成一体,还差得远;画嘛,说实话,我真的不会,一直想学,没时间,书画一体,画是一定要学的,哈哈,等我退休吧……”
我不懂他说的“大气象、大境界、入古出古”都是啥意思,不好意思问。
陈华一边说,一边铺纸斟墨,他说:“本来呢,写字,必定是要研磨的。只有研出来的墨,才能掌握好浓淡,而且研墨的过程,就是静心,就是思考,所谓执笔如勇士,研墨如病夫……谋篇啦,布局啊,这在书法中叫章法。不能像我现在这样用墨汁,嫌墨浓就兑点水,方便是方便,可是不地道……没办法,没时间啦……”
我忍不住“补刀”:“哈哈,等我退休吧……”
陈华、“蝈蝈”和我都笑了。
铺好一张四尺半开的宣纸,陈华握笔在手,凝神片刻,挥毫落纸。他的字近似于行书,却比行书笨拙、沉厚,行云流水,结笔处却不出锋,傻傻的样子。
他写的是: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在我的记忆里,这首诗似乎挺生僻的。接下来,陈华在宣纸的“天头”写下诗名和作者:《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唐,孙逖。我大概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应该是唐朝的永乐公主远嫁番邦,作者孙逖和来自洛阳的李少府在“龙塞”观看公主的出嫁仪式而有感。
“我可不是什么公主……”我脱口而出。没来由的,在陈华家里,我口无遮拦,想说就说,说出来的话根本不过脑子。
“别管什么公主不公主……”陈华笑吟吟地题款、署名、钤印,之后把他刚写好的四尺半开条屏,用磁钉固定到书案后面的白墙上:“我们这个有个县,叫龙陵县,也算是龙塞吧。现在是冬天,粒粒你和阿国来到我们这儿,春天就要来了,对吗?”陈华的话,让我开心得不得了。
他指着挂在墙上的条屏对我说:“送你的。”
我说:“我没地方挂呀!”
陈华看了看“蝈蝈”,转过头冲我调皮地眨眨眼:“收起来,将来要赚大钱的。”
我以为陈华毕业于名牌大学,聊下来才知道,他出生于贵州农村,18岁参军到边防,作为优秀士兵参加部队院校考试,考上军校,毕业提干,重回边防,当过排长、检查员、侦察员……直至侦察队教导员。
“蝈蝈”任队长、陈华任教导员的支队侦察队,还真是卧虎藏龙。跟他们渐渐熟悉之后,我才知道:年纪最大的侦察员老和,入伍前是国家少年足球队的球员,去巴西“留过学”的;侦察员老水,是全省公安大比武的射击和散手“双料冠军”;侦察员晓航,竟然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专业是表演;还有个侦察员林恩,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谭维维的校友,专业是小号;女侦察员兼内勤郑芸芸,当战士时就在曼海公安检查站执勤,累计查获毒品数十公斤,荣立一等功,“保送”上军校……其他的侦察员,要么毕业于警官学院刑侦专业,要么毕业于中国武警学院……就连驾驶员周强,也是二等功臣。
“蝈蝈”抑制不住自豪地告诉我:“什么叫精英战队?那就是我们队,绝对的!”
“小小”招呼我们下楼喝茶。她一袭布袍,十指纤纤,烧水、烫壶、洗杯、斟茶……恬静、浅笑……有一会儿,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安静得能听到院子里花开的声音。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