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仿制药方向(第 3/4 页)
不过,不等于蒙安公司就做不了研发了,陆希言既然决定有范围的公开,自然有应对的措施。
那就是做仿制药!
把国外的已经被投入市场,并且确定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药拿过来做成分分析,做逆向工程,把生产工艺给破解出来。
然后自己在投资购买设备,进行生产,药品的利润是巨大的,国外进口的药物刨去各种费用,他们出厂价还是远远的高于生产成本的。
就拿德国生产的抗菌消炎药磺胺来说,生产成本不足它出厂价格的十分之一,出售到中国之后,价格又翻了三倍,等到了老百姓嘴里。
又要被各种加价,因为它是特效药,所以,链球菌感染,以及手术术后感染,必须用磺胺,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作为一名临床外科大夫,陆希言很清楚,很多病人即便是成功手术切除病灶,但还是不可避免的死亡,那是因为术后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
磺胺就是这样一种可以控制术后感染的药物,当然,它也不是万能的,但起码它能够降低术后感染后死亡率,这是真的。
磺胺也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的重点采购的军需物资,日军占领上海后,对治疗枪伤感染的磺胺也是进行了相当严格的管制。
只是磺胺是一种药物,并不只有应用于军事,民用的需求也极大,所以,而陆希言从欧洲进口的药品中,磺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本来陆希言还不打算马上进行磺胺的研究,既然藤本静香上门了,那不用白不用,她既然学的是传染病学和药物化学,这方面专业知识肯定没有问题,而且似乎对这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兴趣。
那就让她去研究如何仿制磺胺吧。
若是能研究出来,那也是一件好事儿。
有关前期的相关性的论证,陆希言已经整理出一个大概的东西来了,只是还没有系统和完善。
他原想再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完善一下,然后拿出来的。
现在为了应付藤本静香,只能先拿出来了。
“仿制磺胺,先生,您没开玩笑吧?”闫磊拿到陆希言写的论证草稿,他当然知道“磺胺”的重要性,这种药,从德国进口的,药价再高,都有人买,而且还有人囤积,这种药不但用于民用,而且更是军用必备的药品。
“你觉得我像是开玩笑的吗?”陆希言道,“虽然磺胺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已经十分广泛,数目,种类也不少,但是,这一类药,我们基本上依靠进口,国内的药厂还无法生产或者生产出来的纯度达不到要求……”(磺胺发现者杜马克193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中国什么时候能够生产磺胺类药物,笔者相关资料匮乏,没有查到,只能按照一些时间线来些,此时磺胺家族还不算太丰富,国内战火纷乱,相关发展被打断或者停滞,若有谬误,还请指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