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七一章 草民的威胁(第 3/3 页)

    何愣在原地,挠头不解。众卫士也是面面相觑。郭冰怒骂道:“还不滚?”&1t;/p>

    何忙挥手示意,一干人等立刻隐没于花木之中。&1t;/p>

    林觉静静的站在那里,身上隐隐作痛,刚才郭冰一顿乱砸,林觉站着没动,只是护住了头脸。茶盅碗碟之类的砸在身上,却也是疼得刺骨。但林觉知道,梁王怕是要气疯了,自己如此胆大包天的当面顶撞甚是威胁他,别说是丢东西砸人,便是拿刀砍过来也不稀奇。&1t;/p>

    “你这个混账王八蛋,贱民一个,居然敢威胁本王。本王……本王饶不了你。”郭冰气喘吁吁的骂着,颓然坐在一张没有被踢翻的椅子上喘气,脸上气的煞白。&1t;/p>

    ……&1t;/p>

    林觉的威胁正打到了他的软肋之处,寿礼之事过后,海东青意图造反的消息被郭冰严密的封锁了起来。除了宁海军的两名指挥使以及王爷父子和参与龟山岛之事的林觉等八人之外,无任何人知道这个秘密。杭州府衙甚至两浙路转运使衙门的官员都统统被瞒得严严实实。因为这个消息一旦为严正肃等人知道,他们必会上奏朝廷,这对于郭冰而言将是个极为不利的局面。&1t;/p>

    梁王郭冰之所以能离开京城留在杭州,这绝非朝廷祖制使然。相反,藩王离京驻守外地是本朝绝无仅有之事。本朝的祖制是,藩王成年虽封王爵或领官职,但人必须留在京城,官职分封皆为遥领或虚职,是不准离京驻守京外的。宰相吕中天之所以在朝廷上下吹风说梁王应该回京,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1t;/p>

    然而,梁王之所以能留在杭州,那也是有特殊的原因的。二十多年前,杭州翁山县这一带便是海匪猖獗之地。终于有一年,杭州生百年不遇的大旱,本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的杭州城遭遇了一次大饥荒。一部分走投无路的饥民便落草当了海匪,海匪迅坐大,开始在浙东一带横行无忌,滋扰不休。&1t;/p>

    两浙路乃大周朝钱粮核心之地,朝廷怎会允许这里出了乱子。恰在此时,在京城和吕中天争斗,且因为立太子之事焦头烂额的郭冰决定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于是他主动向父皇请缨,请求前来剿灭海匪,恢复两浙路的安宁。&1t;/p>

    先皇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居然同意了郭冰的请求,于是乎年轻的郭冰挂着剿匪大都督的名号赶到了杭州。集结了数千率地驻军开始对四处蔓延的海匪进行了全力的围剿。那时候的郭冰并非今日这般大腹便便的样子,年轻时候的梁王爷可是骑射弓马,刀枪剑戟无一不精的。在英明的二皇子郭冰的率领下,官兵们士气如虹,和已经流窜占据了好几座县城的海匪大战数场,并且很快便将毫无组织性的海匪击溃,将他们赶到了海里,平息了两浙路的这场匪患。&1t;/p>

    这正是郭冰年轻时候最为得意最引以为傲的功绩。他的书房之中至今还摆着那些鲜亮的盔甲,擦得雪亮的兵器,便是他对曾经那段叱咤风云的时光的一种缅怀。即便现在大腹便便的肥胖的身躯早已穿不起盔甲,养尊处优的身体已经舞不动刀剑,但郭冰依旧每日雷打不动的命人擦拭这些东西,让自己和别人都能时时刻刻记得那段辉煌的岁月。&1t;/p>

    &1t;/p>

    &1t;/p>

    &1t;/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明烟火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民国之文豪崛起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明末逐鹿天下 红楼琏二爷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佣兵1929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斗罗之空棍 明末:帝国崛起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机战之无限边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晋末长剑 北宋穿越指南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