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人力资源红利(第 3/4 页)
杨爱国说:“补偿是还行,按照工龄算,我跟厂长,拿个万把块钱没问题。不过,人家老板说了,厂子里的人,一个都不留,全部下岗买断。”
“喔。”
两位叔叔的来意已经呼之欲出,可梁一飞只是点点头,不置可否。
情况他是知道的,温玉春未来不经营工厂,而是把那片改成商场,当然不会再留厂子里的工人,就算留,也是极少数有专业技能的,比如年轻漂亮的女职工,会计之类。
可是这些人社会招聘也能招到,留下厂子里的,还会招人口实让其他被下岗的人不满,所以干脆一个不留。
从温玉春的角度而言,这么做当然没错,换成梁一飞,他也一样。
见梁一飞不接话了,周万新看了梁义诚一眼。
梁义诚想了想,还是说:“一飞啊,厂子里那么多人,一下子全部断了生计,你周叔叔杨叔叔是厂子里老领导了,看不下去,想给他们找条出路。”
“对!”周万新立刻接话,解释说:“年轻人还好点,有手有脚,脑子灵活,可不少四十岁左右,跟你爸一个年纪的,忽然下岗,让他们干什么去?在产线上干了一辈子,就会安个瓶盖,贴个商标,其他什么都不会,这可咋办?”
“是啊,不好办。”杨爱国也说:“这个年纪吧,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没了生计,全部求到厂长这里来,厂长也不忍心,可也没什么办法,想来想去,唯一能求的,就是你了。”
“求谈不上。”梁一飞摆摆手,想了想,说:“周叔叔,当初我就讲过,我是厂子里职工子弟,为厂子里做点贡献,不收钱都行,应该的。现在我还是这个话。就是不知道,我能帮什么?”
“哎呦,我就说嘛,一飞是好样的,不忘本,人情味足!”杨爱国一拍大腿,“找一飞,咱们算是找对人了,一飞出面,在滨海,就办不了的事。”
周万新却道:“老杨,一飞事业是大,但是也有他的难处,你别这么讲。一飞啊,你爸说的对,我们这些老人,帮不了你们年轻人什么,可也不能托你们后腿,这事你自己衡量,能办最好,要是麻烦,也没关系。”
“周叔叔你说你的,我心里有数的。”梁一飞点点头。
周万新的要求,倒是也不过分,就想梁一飞出面,找收购罐头厂的老板谈谈,留下一批工人。
“也不多,我们之前都统计过了,真正是有难处,不好找工作的,就那么四五十个。”周万新放低了语气,说:“我就想吧,不管那个温老板将来要做什么买卖,都要用人不是嘛。你放心,这些人都是能干活的,人在壮年,而且家里既然有困难,将来肯定老老实实听话,不会给人家老板惹麻烦。”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