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28章 站在梁一飞的肩膀上(第 3/4 页)

    “永城科技,沈复你知道吗?”潘觉问。

    “知道啊。”梁一飞点点头。

    要说93年的风云人物,永城沈复绝对算是一线之流。

    这人最初是一个技术员,发明了一种可以调节发动机功率的设备,实现让发动机小马拉大车,这项发明在钓鱼台国宾馆通过了国家科技鉴定,并且受到国家计委的一位领导首肯,大放光彩。

    可惜,沈复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生产,银行贷款也下不来,只能进行民间融资。

    南巡之后,全国老百姓投资热情极其高涨,但凡有新奇的项目就不愁找不到资金,但由于银行金融管制,私营企业贷款有难度,所以民间融资更加火上一层楼,利息跟着水涨船高。

    在沿海很多地方,民间拆借资金的年利息基本超过15%,银行利率超过了12%。

    只要有本金,根本不愁赚钱,很多大公司甚至都不做买卖,上亿的资金,拆借出去就起码有20%的收益,还用自己费什么心?

    华强厂工人们愿意拿着一万多块钱下岗,也是基于此,现在市场上钱生钱太容易,一万块钱借出去,一年最少都有上千的利息收入,稍微认识点人,有点关系,一万块钱一年吃两千利息轻轻松松。

    沈复的专利是受到国家认可并且有大领导当面表扬,用于机械工业生产,无论是市场前景,还是政策支持,都是稳得不能再稳的优质项目,民间融资非常容易,广告前一天刊出,第二天公司的门口就排了长龙。

    仅20天,就集资2000万,从一个小技术员、小老板,一跃成为千万级别的富豪,充分的印证了这个‘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奇迹时代。

    如果从这个时候开始,沈复就把精力投入到科技研发上,那么他的未来,甚至中国电力产业的未来,也许都会有一番天翻地覆的变化。

    问题是,资本和实业,即是骨肉相连相互支持,又是相互毒害,一旦尝到了资本的甜头,很少有人能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实业。

    尝过甜头的沈复走上了一条以实业、技术为噱头,非法融资为真实目的,或者说,靠着融资来实现企业发展的邪路。

    三千块钱就能入股,每一季度结算,年补偿率达24%,比银行当时的储蓄利率高出一倍,在全国17个城市开展了类公开集资,永城公司半年之内席卷全国,它很快成为当年最炙手可热的高科技企业。

    到了93年初,一年多时间,永城公司集资额度已经超过了10个亿,其中个人集资占据总额的93%。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女配(快穿) 理我一下 江山许你 雪意和五点钟 好运时间 你是我学生又怎样 慢性沉迷 仵作惊华 小蘑菇 顶级诱捕公式 甜妻 偷香 白色口哨 漂亮朋友 黑天 痛仰 刺青 俗人回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