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休养生息(下)(第 4/4 页)
方金芝和娄敏中不由的颤抖了一下,方金芝拼命摇头道“不可能!我们不过是杀了一些贪官污吏,哪里会有三百万这么多…”
其实姜德心里清楚,这三百万人还真的不都是被方腊杀死的,其中最少有一半死在了西军手里。
这一方面是西军攻城拔寨自然会杀人,另外一方面就是宋国军队的军纪其实真的不怎么样,西军之所以战力强,很大一方面就是因为人员组成中有大量的番人、罪犯,这些人的破坏力强,在西北的时候由于是保卫本土,还算有所收敛,到了江南,那是彻底放开了,就姜德自己掌握的,就有不少的指挥出现了诬告后屠家屠村的事情。
当然,这样的事情在布告和奏折中是不会体现的,而且这样的事情也是被士大夫阶层认可的,既然刁民敢起来造反,那自然要杀他全家,这种观点一直到后世也没太大变化,后世红色政权在赣地被围剿后,返乡团的三光工作可是做的让后来人倭寇都要甘拜下风。
但即使如此,死在方腊手中的官吏百姓也有百万之多,否则杭州城内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钱粮,方腊也供应不起几十万军队的征伐。
无论如何,整个江南几乎被打成了一片废墟,而且为这场战乱而死亡的人数还在不断上涨,朱武等人预估将超过四百万,加上河北、淮西的死亡人数,这一场大乱最少有五百万人或死或残,整个大宋可以说因为这场战争损失惨重。
但并不是说没有好处,好处就是江南大量的土地变成了无主之地,这些土地为后来南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只能说一酌一饮,某非定数?
“你们还想我们出兵相助?难道是希望天下再死人吗?你们所谓的圣国连一个安民章法都提不出来,我连一个军士的血都不愿意为你们流!”姜德喝道。
“不是的,不是的!”方金芝彻底慌乱了,几百万人的伤亡把她吓得乱了阵脚,她毕竟不过是一个女人,虽然被推到圣女的位置,但并没有流血千里的决心。
娄敏中知道不能再让姜德带着节奏了,拜道“请侯爷明鉴,江南百姓之所以愿意跟随圣公,对抗宋国朝廷,乃是官吏鱼肉百姓,乡绅为富不仁,种地的没饭吃,煮盐的没汤喝,例如我家圣公,本有一个漆园,却被当地权贵霸占,这样的事情不知道还有多少,生不如死,为何畏死?”
姜德看向娄敏中,暗暗点头,方腊等人能这么快的鼓动数十万人和他们造反,并不仅仅依靠明教的教义,宋朝官吏才是他们最大的助力。
这就像后世我国红色政权的成长,最大的功臣无疑是以常凯申为首的白色政权官僚了。
“既然不畏死,为何来我梁山?”姜德又问道。
“为天下千万百姓生死而来!”娄敏中一会袖子,一股浩然正气涌了出来,看着娄敏中的模样,姜德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百姓会信任明教了...这忽悠人的气势还是很强的。
“自秦汉以来,享国两百年则只有汉唐,汉有除秦之功,唐有灭隋之业,而周本无过,赵家自篡之,得位不正唯晋可比。
如赵家善待百姓,天下百姓也足矣,自神宗变法以来,啼饥号寒,口衔草根,百姓身披锁械,瓦负揭木,卖钱偿官,奄毙沟壑,累累不绝!而酷吏威逼,怒目追索,自赵佶登基后,更是变本加厉!天下百姓可谓是苦宋久矣,王庆何等人?田虎何等人?也能振臂一呼,万夫响应,何由?苦也!
侯爷出身绿林,当知民间疾苦,手下有雄兵数万,只需登高一呼,岂是王庆、田虎等人可比,此时开封空虚,侯爷可提兵取之,赵佶必然束手,到那时,侯爷进可成万世基业,退可清君侧,行曹操故事,岂不比现在坐收梁山强上百倍?而百姓也有了活命之机。
娄一心为侯爷考虑,请侯爷三思啊!”
姜德听的都觉得口干舌燥,再看下面,不少人神情有所意动,不由咬了一下舌尖,强让自己冷静下来,半晌后才道“本侯也是赵家臣子,无故出兵,和赵家有何区别?
何况官家以下定决心出兵燕云,此乃我汉族大业,岂可因私利而毁?”
众人听了,不由点头,姜德和众人分析过多次,虽然认为燕云之战败多胜少,却也知道这是国战,即使不出力,也不能拉后腿。
娄敏中还想再说,却听到一个军士大喊“报!!!”从外面冲了进来。
姜德看那军士手里拿着插着鸡毛的信,知道的十万火急,说道“拿上来!”
这鸡毛信可不是姜德恶搞,而是自古有之,这种插着鸟羽的信在古代叫做羽檄,最早在汉朝就在使用,多有诗人有关于此物的诗句留世,如李白就有“羽檄如流星<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5%81%E6%98%9F/35666>,虎符合专城。喧呼<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6%A7%E5%91%BC>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的著名诗篇流传。
姜德打开那羽檄,通读了一下,叹了口气道“二位不要再说了,就此留下吧,刚刚来的战报,方腊亲自守卫的青溪也被攻破了,方腊妻子邵氏、次子方毫均被俘获,方肥被乱军所杀,七万人战死,方腊和其子方天定带残军退往山区,恐怕此时也已经被抓了。”
“什么?不可能!”娄敏中此时也慌了,青溪是方腊起事的地方,要是这个地方也被破了,方腊大军就真的要完了。
“你们看看吧。”姜德让军士递给娄敏中,娄敏中抢过看了一眼,悲呼一声,哭倒在地,姜德叹了口气,心中暗暗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在自己身上重演。
方金芝看到娄敏中这样,也知道是真的,和娄敏中一起抱头痛哭了起来,姜德看二人一下子恐怕无法恢复,便准备起身离开,娄敏中余光发现姜德准备走,急忙站起来说道“平阴侯大人,请借我一千,不,三百勇士,让我去救我家圣公出来,我愿意将一处宝藏告诉侯爷!”
姜德听到宝藏,迈出去的腿不由停了下来,看向娄敏中问道“当真?”
娄敏中回道“我家圣女可以留下作保!”
姜德想了想,还是摇摇头道“如今大军围山,三百人如何能救人出来?不可!不可啊!”
娄敏中忙道“三百人足矣!据我所知,侯爷和那内黄姜德交情匪浅,只要侯爷能让姜德的商队埋伏于横水,再送我入山,我必能说服圣公突围至横水,内黄姜德的商队和西军有关系,西军必然不会搜查,只要运到海边,侯爷再发兵相助,就可以逃出生天了!”
“现在宋军数十万人围山,送你入山?说的轻巧!”姜德摇摇头再次拒绝道。
“就是因为数十万人围山,必然是极为混乱,侯爷属下也是宋军,混入其中并不困难。”娄敏中再次争取道。
“侯爷,在下觉得可以一试!”朱武这时出列道“但方腊不可救!朝廷不拿方腊,绝不会罢休。”
“你!”娄敏中指着朱武,眼中冒火道“不救圣公,何必去试?”
朱武回头道“方腊不救,其他人却是能救。”
方金芝这时伸手拦住娄敏中道“罢了,不救圣公就不救,只要能救出一个教中兄弟,也算我方家在最后一刻也对得起圣教了!”
姜德皱了一下眉头,说实话他并不希望自己的部下中有明教这样的教派疯子。
但说回来,现在的梁山真的很需要钱。
“白银八百万两!黄金五十万两!”娄敏中对着姜德咬牙切齿的说道“救圣公!”
姜德的眼珠都快瞪出来了,这方腊还真的富有啊。
华夏地区的黄金、白银在宋代并不多,华夏地区的白银多起来要等到明清时期,那个时候全世界都在用黄金白银到中国买东西,西方殖民者在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都到中国换成了丝绸、瓷器、茶叶运到欧洲,这也是明清时期中国变成银本制的原因,因此,这个时期的八百万两白银和五十万两黄金足以换成一千五百万贯铜钱了,姜德心动了。
“好!武松何在?”
“末将在!”
“你挑选精兵三百,护送娄先生前往睦州!”
“遵令!”
“我自会派遣水师前往杭州等地等待,娄先生,我也丑话说在前面,如果到时候没有宝藏,你们会比落在朝廷手里更惨!”
娄敏中点点头道“请侯爷放心,必有重谢!”
姜德被财帛动了心,派遣武松去救方腊等人,自己又招来黄达等人商议南洋事宜。
——
宋朝的南洋并不像明清,是欧洲人的天下,反而是中国人的天下,和后来的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官方海航时代相比,宋代无疑是民间大航海时期,除去宋人外,最多的就是大食人,至于欧洲人,几乎没有,此时的欧洲还沉沦于黑暗的中世纪,并且还会沉沦四五百年。
宋朝的海商发达到什么程度,根据吴家给姜德的报告,最远的海商已经到了蜜徐篱,姜德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当看到海图后才发现,这所谓的蜜徐篱其实就是埃及,但由于埃及实在太远,虽然利润高,但风险太大,大部分的海商出海还是去大食,由于这个时期的海船极为依靠海风,因此一去一回往往需要两年的时间,但利润却是百倍。
宋朝海商在海外主要驻扎点有不少,但最重要的还是三佛齐,三佛齐也就是后世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地区,在这里长期居住生活了数千人,其中大部分人聚集于蓝里,也就是后世的亚齐岛,这里是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最西端,大部分想去大食的海商都会在这里等待季风的到来。
而这里也是姜德准备拿下的下一个海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