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文曲宴(上)(第 3/4 页)
赵佶和蔡京聊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对众人说道“诸位皇儿,近日在琼楼要开一场文曲会,届时将有无数文人士子参会,我便想到了你们的功课,今日便来检验你们一二,定王,你最大,你先来吧。”
赵桓拱手上前,赵佶问道“你今年已经十五,平日里读书也算用功,我起个头,你继续背,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开始吧。”
赵桓一听,顿时感觉脑袋一木,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来,赵佶顿时脸沉了下去,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爹爹,我背的对吗?”一个如玉少年走出来,笑着对赵佶说道,看的赵佶是喜不胜收,连连道“一字不差,倒背如流啊,楷哥果为吾儿,定王,你要多多学习才是,一本《道德经》都背不出来,日后能做什么大事?”
赵桓低着头,应了一声,看着旁边一脸得意的赵楷,心中愤恨,可想而知了。
赵佶又根据皇子们的年纪大小,选取了一些文章让他们背诵,自然有的好,有的坏,赵佶最后说道“过几日文曲宴,定王、楷哥,你们二人和我同去。”
“我也要去!”一个银铃般的声音从外面响起,一个玉琢娃娃一般的宫娥闯了进来,一把跳到了赵佶的身上说道“爹爹,孩儿也要去嘛,你带孩儿去玩好不好?”
赵佶一看来人,心都快化了,一把抱住道“好好好,小福金说什么都是好的,这样吧,你去问问,看你的姐妹们有谁愿意去的,那日才子云集,她们倒是可以去看看。”
——
“混账!那赵楷当真是视本王于无物!”随着骂声,一个青花瓷杯宣告了自己生命的结束。
“呵呵,殿下为何如此恼怒?”一个文士走到赵桓身边笑着劝道。
赵桓看着来人,连忙说道“老师,今日父皇测试我等,出了一题,还没等我答,那赵楷便抢答,父皇不但不怪罪,反而夸耀于他,我岂能不气?”
来人是耿南仲,开封人,元丰五年的进士,如今已经年过五十,他从政和二年便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徽猷阁直学士,是赵桓的少数可以信任的人。
“定王,你可知道昔日曹丕和曹植的故事?”耿南仲抚须说道。
赵桓想了想,点点头道“你是说赵楷如同曹植,虽然文采飞扬,但并不代表可以登位?”
耿南仲笑道“定王啊,废长立幼一直都是取乱之道,何况定王你素无过错,就是官家有这个想法,百官也不会同意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