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接人(第 2/4 页)
……
下午四点多,张凡开皮卡到镇一中,准备接赵雨晴回家吃饭。
和其他整天腻歪在一起的情侣不同,他们两个有几分像异地恋,但心意却时刻相通,保持着类似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惬意和恬静,而爱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日常中发酵,慢慢静水流深。
张凡觉得这样不愠不火的感情恰到好处,可婶子、小叔嫌弃他们两个进度慢过头,动不动就给他来一段催婚“紧箍咒”,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为了不让两个长辈瞎操心,他一有空就来接赵雨晴,主动在他们面前秀恩爱,起码做个样子,让他们安心。
停好车后,张凡发了微信说去看看宿舍楼建得怎么样,就往操场方向走去。毕竟捐了一百万出来,多少要关心一下。
走到操场,张凡看到新建的宿舍楼已经建好九层楼高的框架,砖块也砌到了第三层。也就几个月的事,没想到建设速度竟然这么快,果然是有钱好办事!
想当年读初一的时候,一中的住宿条件可是人艰不拆。一个大宿舍里挤了二十号人,床还是木板做的上下铺,翻一下身都会吱吱作响。有个倒霉的家伙,午休睡着睡着就突然床板断裂摔到下铺伤了腰和屁股,请了一个月的病假。
没有水来的时候,住宿舍的学生就要拿水桶到操场边上的水井打水,然后提到八楼才有水用。
冬天想要洗个热水澡就更麻烦了。只能先用钱买水票,把水票的一半放到老式热水壶瓶口里塞好木塞子再拿到厨房门口排队,等中午下课再把装好开水的水壶提回宿舍。
一张水票一壶热水顶多够洗个脚,两壶热水勉强能抹个全身。所以,他们男生更多时候都是直接冷水洗刷刷完事。
说起这东西,张凡记得做盖子的木塞上面有层银色的铝箔,婶子还教过他怎么挑个好的热水壶,就是把空瓶口附在耳朵上,回声越大的越好。
艰苦岁月已成回忆,现在有能力了自然想让母校条件变好些,这也算是母校情结吧。希望师弟师妹们珍惜更好了的条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走了一圈宿舍楼工地,张凡就给赵雨晴电话说过去她宿舍那边等。
正在办公室备课的赵雨晴一接到电话,心里就有种窝心的感动。她知道张凡最近在忙养猪场、养牛场、蜗牛房、果园扩张的事情,心疼他要操持这么多这么大的产业,就交代过他不用特意开车来接。
但这个男人并没有因为事业而忽略自己,还支持她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