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疯狂一下吧(第 3/4 页)
穆东无所谓,现在10万块钱他不怎么当回事了,接话道:“行啊,不过提前说好喽,老爷子,赔了钱,我可不兜底。不如这样,你自己收购10万的货,单独存放,赔赚咱爷俩都不相干,怎么样?”
苏老头就道:“这样倒是也行。”
穆东道:“苏大爷,我的事可说完了,你的呢?”
苏老头就哈哈笑道:“看你急的,听着哈,高搭底座,院内存放,覆盖篷布。”
穆东就愣住了,这样也行啊?
老头接着解释:“高搭底座,这样下面就可以防潮,覆盖篷布,可以防晒防雨。小东子,不知道吧,很多棉花加工厂,都是这样存放棉花包的,能堆放十几米高。”
见穆东在沉思不语,苏老头又道:“其实你这里有一个好地方可以用起来,楼顶!”
对啊,楼顶!楼顶是干燥的,直接存放,用篷布密封就行。并且这个楼的楼顶有高一米多的矮墙,覆盖起来,很方便的啊!直接把篷布下端固定在三楼的窗檐上就行。
穆东兴奋起来,和苏老头一起探讨一些细节问题。慢慢形成了方案。
楼顶用篷布整体覆盖,直接存放,篷布覆盖在楼顶矮墙的外侧,引导雨水下泄。
篷布买加厚的帆布篷布,确保使用期间不会损坏漏雨。
在教学楼南侧小操场,搭建几个大型的一米高的台子,用红砖直接层层平铺,不用水泥,确保干燥。红砖上面铺木板,木板上面铺塑料布,然后堆放柳条,覆盖篷布。
好了,思路理顺了,穆东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他对苏老头说道:“老爷子,紧挨宿舍那间教室,划给你使用,随便你折腾。还有,一定注意保密。”说完转身跑了,他要去找老爸,计算一下需要多少红砖、木板和篷布。
他不说苏老头也会保密。关系到自己挣钱的大事呢。摸了摸衣兜深处的银行卡,苏老头心想,又要做生意了啊。幸亏这张卡在自己身上,老伴应该不会想到查自己的帐吧?
一会的功夫,穆东就和老爸合计好了数字。他让老爸去采购红砖,自己开车去了鲁ns区采购木板,塑料布和篷布。
下午的时候,穆东就带着满满一车木板和篷布回来了,工人卸货的时候,还在纳闷,买这么多篷布,这是要做什么?
第二天,操场上就搭起了5个一米高的台子。每个台子比楼道里的教室稍大一些。参考每间教室的存放量,穆东每个高台的设计存放量是10万斤。这样操场计划存放50万斤柳条。
楼顶的整体面积大,穆东也计划存放50万斤,这样加上楼内的存放,基本能达到300万斤的存储量了。
现在每天收购柳条的数量,大约是8万斤左右,基本上一天半的时间,就能堆满一个高台了。
未来几天要在楼顶和操场露天作业,穆东上网查了一下后面几天的天气,都是晴天。穆东回忆了一下,最近一直没下雨,难道真像自己说的,是大旱?
泉城,电信小区。几个早起锻炼的大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10号楼二单元的一个美女。每天早早起来,打开楼下的车库,发动一辆崭新的还贴着临时牌照的汽车,坐在车上发呆。过一会儿慢慢把车从车库开出来,停在门前。又过一会,再慢慢倒回车库。一会又开出来,一会又倒进去……
每天早上,折腾大半个小时。最后肯定是把车倒回车库,锁上门,踩着高跟鞋“蹬蹬蹬”的离开。
有人无意中就发现,姑娘离开以后,在小区门口上了拥挤不堪的公交车。
这不有病么!看见的大妈就腹诽不已。
被人腹诽的自然是肖肖。她实在是太喜欢这辆车了。一开始就是早上去车上坐坐,后来就神是鬼差的开到车库门口。
“穆东说的是不让我上路,在车库门口开开,不算上路的吧。”肖肖这样安慰自己。
其实不只是早上,这样的情景,每天晚上也上演一遍,只是早起晨练的大妈们看不到而已。
穆东如果看到这一幕,肯定哭笑不得,实在是不应该提前给肖肖买车,这也太搞笑了。
穆东这会每天忙得团团转。露天存放这个事情,说起来简单,其实问题很多,光是柳条怎么能码放,就是个大问题。码放的不好,整个垛子就可能垮掉。另外还有篷布的覆盖,最后的绳索捆扎加固,每个问题都需要全力解决。
好在有苏老头这样的行家现场指导,所以虽然磕磕绊绊,但是一周以后,五个高大的柳条垛子,还是顺利的堆放完成了。
期间虽然苏大爷周末休息了两天,但是工人干顺手了,最后的两个垛子,堆放的十分顺利。
望着被墨绿色篷布覆盖着密不透风的柳条垛子,穆东感觉舒畅了许多,身体的劳累也一扫而空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