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义乌之行(第 2/4 页)
穆妈也终于想起,儿子在泉城说过的已经身价两千万的话,看来当时确实是实话,可是自己是当成胡话来听的。
第二天吃完早饭,穆爸对儿子说:“小子,这回房子那里,你怎么折腾,我都不管了,随便你!”
说完昂首挺胸的走了,现在是有钱人的老爹了,穆爸很骄傲。可惜的是,骄傲只维持了一小会,到了工地,穆爸又迅速的换上工作服,投入到了建设当中。
穆东看着老爸走远,心里直嘀咕,我倒是想折腾,可是手里没钱啊!
算了算,刚弄到手的320万,加上原来手里还有小60万,转眼间只剩下80万了,穆东摇摇头,困难是暂时的,再挺挺吧。
正在这里瞎琢磨呢,穆东接到了刘静云的电话,说大东公司的出口资质已经办好了,让他来取。
挂了电话,穆东就琢磨,上次为了大蒜的事情,自己上门取求刘县长,就是空手去的,结果刘县长还招待了午饭,这回再去,不能继续空着手了,可是,送点什么好呢?
俩人还不熟悉,送钱或者购物卡,穆东是万万不敢,弄不好适得其反。其他的化妆品、首饰之类,穆东又不熟悉,怎么办?得弄点有特色的礼物,最好价值不高。
穆东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正好看见了昨晚和穆爸喝剩下的小半瓶窖藏瓜干酒。对啊,就送这个,价值不高,但是很稀缺,有意义。
恩,需要包装一下。穆开车去了镇上,找到一家专卖散装高粱酒的店面,从对方手里买了一个可以装一斤酒的黑色小坛子,然后回家倒满瓜干酒,密封好,坛子口上扎了一块红绸子。
穆东抱着坛子刚要走,觉得抱着不方便,打算找个塑料袋提着。四下正找呢,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一堆柳编艺人送的样品呢,去了样品室一看,果然找到一个圆形的篮子,小坛子正好可以坐在里面,严丝合缝的。
完美,穆东心想。
瓷坛子,柳编篮子,浓浓的乡土气息。
穆东提上篮子,开车去了县政府。下车后,就这么明目张胆的提着礼物,去了刘静云的办公室,敲门而入。
看到穆东手里的篮子,刘静云一下子喜欢上了,太好看了!原木色的柳编篮子,配上黑色的瓷坛和红色的丝绸,三种颜色营造出一种非常朴素的美。
更何况,柳编产业,那是刘县长大力推广的,穆东这也是算是正对了她的心思。
心里高兴,嘴上却是淡淡的说道:“怎么?穆老板,贿赂我来了?是酒吧?你也太抠门了吧,这么一小坛子酒就把我打发了?”
穆东赶紧陪笑道:“刘县长,这算什么贿赂啊,这个酒啊,有点来历,20多年的陈酒了,送给您尝尝。”
刘静云有些吃惊了,问道:“20多年了,什么来历,说说看?”
穆东自顾自在沙发上坐下,满怀深情的说道:“那是在20多年前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刘静云烦了,瞪了她一眼,说道:“说人话!”
穆东笑嘻嘻的说道:“我出生时我爸存的瓜干酒,埋在地下20多年了,算不算有点来历?”
刘静云更吃惊了,问道:“真的啊?那可是真算是很有来历了!那就多谢了,穆老板,我收下了,也不枉我给你跑腿办事。”
说着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大信封,说道:“拿去吧,这是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证,以后好好干!”
穆东高兴的站起来,接过信封,说道:“谢谢刘县长了,有了这个证,以后我就能出口柳编了吧?”
刘静云一阵无语,说道:“你小子怎么就不找个明白人打听打听?真不知道你当初注册公司的时候,脑子里到底怎么想啊?”
穆东一愣,看来这个证件还不是全部啊?自己是真不懂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